41 歲男性慢性胃病治療后仍有癥狀,何因
咨詢者基本信息:年齡: 41性別: 男地區:四川描述: <p>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胃體、胃竇)、食管下段慢性炎變,粘膜下腺體增生,十二指腸球部隆起糜爛,幽門螺桿菌陽性服了兩星期阿莫西林、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克拉霉素緩釋片、谷氨酰胺顆粒、猴頭菌提取物顆粒,本周醫生就只開了谷氨酰胺顆粒、猴頭菌提取物顆粒、泮托拉唑鈉腸溶膠,但感覺沒多大好轉,餓的快,稍微一餓,胃里面就隱隱作痛,我基本一天吃六、七次飯,吃的很素淡,每次吃的較少,</p>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想柯大夫幫您解決什么問題:今天下午胃灼痛不知什么原因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榮振
界首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等疾病治療后仍有不適,可能與未完全治愈、飲食不當、藥物反應、情緒影響、病情變化等有關。 1. 未完全治愈:幽門螺桿菌陽性治療兩周可能不夠,炎癥和增生未完全消退,需繼續治療或調整方案。 2. 飲食不當:雖飲食清淡但進食次數多、量少,可能影響胃酸分泌和胃腸蠕動規律。 3. 藥物反應:部分藥物可能引起胃腸不適,如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可影響胃酸分泌。 4. 情緒影響: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胃腸道神經功能,導致癥狀持續。 5. 病情變化:可能出現新的病變,如胃潰瘍等。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患者應及時復診,向醫生詳細說明癥狀和飲食等情況,以便明確原因,調整治療方案。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4-12-19 03: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膽汁等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胃粘膜與之接觸而產生的炎癥性病變.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灼痛,嘔吐膽汁性液體,甚至體重下降和出血,.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等可導致發病.可以用胃復安或嗎丁啉,可促進胃排空減少膽汁返流. 消膽胺或氫氧化鋁凝膠可結合膽鹽保護胃粘膜. 泰胃美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抑制胃酸保護粘膜減少疼痛. 苯并咪噻,氯哌酮也能促進蠕動減少返流.這些藥必須在醫生處方和指導下使用. 中藥治療: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為主,用玄胡,半夏,黃連,白術,枳殼,厚樸,大黃等煎服. 平時注意宜進低脂
2014-01-12 14: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麗 主任醫師
鄭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這個需要積極藥物治療,另外飲食上注意也很關鍵 指導意見: 這個疾病用嗎丁啉和奧美拉唑,胃必治或者是思密達保護胃黏膜治療即可,飲食要清淡,不吃油膩食物,以免刺激膽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 飲食應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避免飲釅茶、烈酒、濃咖啡和進食辛辣、過冷、過熱和粗糙食物。
2012-04-06 11: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