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氣
我經期快結束那幾天就陰道出氣,就象放屁一樣。怎么回事啊?而且我有通經。不知與此有沒有關系。是不是身體太虛?的中藥,經量比以前多了,可還是痛,痛的時間長了。第一次問題補充:這個陰氣嚴重嗎?需要治療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是陰吹,建議中醫四診合參,辨證論治。
2016-03-15 12: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問題考慮有關.
2016-03-15 12: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個對懷孕影響不大,不用擔心.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的話請點擊采納!
2016-03-15 0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祝你身體健康!性福!我來給你講講關于“陰吹”的問題。婦女陰道中時時出氣或氣出有聲,狀如矢氣,謂之“陰吹”。本病最早載于《金康·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篇》。1)病因病機本病主要是胃氣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陰,其原因有以下三則:1.腑氣不通胃腑燥實,谷道欠通,胃氣下泄所致。正如尤在經注《金匱要略心典》所說:“大便結而不通,是以陽明下行之氣,不得從其故道,而乃別走旁竅也。”2.氣虛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脾虛氣弱,運行無力,腑氣失循常道。《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說:“氣血大虛,中氣下陷者,宜十全大補湯加升麻、柴胡以升提之。”3.痰濕脾胃薄弱,素有痰飲蓄積,幡居中焦,濁邪相干,谷氣不能上升清道,反而下泄。或痰濕下注,氣隨濕下,亦致陰吹。2)辨證施治大便秘結,腹部作脹者,為腑氣不通證;大便通暢,肢疲乏力者,為氣虛證;大便通暢,脘痞痰多者,為痰濕證。在治療上調理脾胃較為重要,可按各證型分別論治。1.腑氣不通主證:陰吹較劇,大便干燥秘結艱行,口干煩熱,腹部脹氣。舌苔黃膩,脈弦滑。分析:陰吹由于大便秘結干燥所致,腑氣下行,胃氣下泄,逼走前陰所致。口干煩熱者,乃胃腑燥結。腹部脹氣者,亦由腑氣不行之故。脈舌均為陽明燥實,腑氣不通之象。功效:潤燥通便。驗方:麻仁丸(方見產后大便難)2.氣虛主證:陰吹時斷時續,時甚時微,志昏神疲,四肢乏力,倦怠嗜臥,胃脘痞悶,或有小腹下墜。舌淡,苔白,脈細弱。分析:氣虛陰吹,故時斷時續,時甚時微,氣虛則營血不足,常見頭昏不已;氣虛脾弱,故四肢乏力,倦怠,嗜臥之癥;脾胃失和,則胃脘痞悶;氣虛下陷,故小腹下墜。舌淡苔白。脈細弱者,乃氣血俱虛之象。功效:益氣升清,調理脾胃。驗方:補中益氣湯(方見月經先期)3.痰濕主證:陰吹而帶下增多,色白質粘膩無臭,胸悶脘痞,口膩痰多,舌苔黃白膩,脈細滑。分析:痰濕下注,氣隨濕下,則帶多陰吹;痰飲阻塞中焦,則胸悶,口膩痰多。舌苔膩,脈細滑,均為痰濕之象。功效:化痰燥濕,健脾和胃。驗方:枳姜湯(《溫病條辨》)加白術。方中桂枝、茯苓溫化痰飲;二陳湯燥濕化痰;生姜散寒溫中;枳實泄下除痰;再加白術等健脾利濕之品,使痰飲化而脾胃健。若偏于濕熱,證見帶下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粘有臭,可于本方去桂枝、生姜;加黃柏等品。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以上是對“陰氣”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4 20: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與痛經和身體虛有一定的關系,加強鍛煉,尋找可能引起痛經的病因后,可作如下處理:1.進行必要的衛生常識宣教,消除焦慮、緊張和恐懼,解除精神負擔。及時治療全身慢性疾病。發育不良、體質虛弱者應設法糾正。開始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防止受寒,注意經期衛生。2.止痛解痙 下腹置熱水袋,酌服索米痛、可待因或顛茄合劑,必要時注射阿托品0.5mg。最好不用或少用杜冷丁、嗎啡等,以防成癮。3.對癥治療 宮頸口小或頸管狹窄病人,試月經前用宮頸擴張器,緩慢地按順序擴至6~7號,使經血暢流,并能減低宮頸口周圍交感神經纖維的感受能力而達到治療痛經的目的。必要時可連續進行2~3周期;子宮后傾后屈者,可試胸膝臥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如果滿意我的回答請及時采納。
2016-03-14 19: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