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思純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食管炎癥狀多樣,包括反酸、燒心、吞咽困難、咽喉不適、胸痛等。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8-12-20 21:23
1.反酸和燒心: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燒灼感和酸味。
2.吞咽困難:食物通過食管受阻,有梗阻感。
3.咽喉部癥狀:如疼痛、發癢、發干、咳嗽等。
4.胸痛:可能為胸骨后疼痛。
5.不典型癥狀:無季節性哮喘、背部疼痛、聲音嘶啞等。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能深刻體會到當疾病降臨到一個人身上的感覺,但要堅持呀!擺正心態,積極的配合治療,一般用藥三個療程就會有所好轉,建議到時再去醫院復查!
2016-03-14 13: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腳氣病(beriberi)是由維生素B1(硫胺素)缺乏引起,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癥狀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又稱維生素B1缺乏病(thiaminedeficiency)。早在公元前2600年我國已有人對本病作出描述,侯祥川著“我國古書論腳氣病”中提及“久食白米即可發生腳氣病”,還指出“常食麩皮可免腳氣病的發生”,可見我國早對腳氣病的防治作出過很大貢獻。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1.糜爛型腳氣: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腳氣:好發于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后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腳氣:好發于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干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1、一般治療:調整飲食,供給乳母和病兒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喂母乳的嬰兒應同時治療乳母,必要時暫停母乳喂養。2、維生素B1治療:(1)輕癥患者:一般維生素B1缺乏者可用口服硫胺素片5~10mg,每日3次。如不能口服,或腸道吸收不良,可肌肉注射10mg,每日1~2次。對病情危重者,應立即給予50~100mg硫胺素靜脈或肌肉注射。以后每4小時注射20~40mg,心衰水腫明顯可輔以利尿劑,直至心力衰竭癥狀消失為止。一般24~96小時內癥狀可緩解,然后改為口服硫胺素10mg,每日3次。同時給予酵母片或復方維生素B,可預防或補充體內其他B族維生素不足。對誘發本病的疾病,如傷寒,消化道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亦應積極治療。(2)重癥(如心型、腦型)及消化道功能紊亂者:應注意靜脈注射忌用葡萄糖溶液稀釋,以免因血中丙酮酸增加而加重病情。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過量的煙酸和葉酸均妨礙維生素B1的利用,均應避免。3、對癥治療:如糾正心力衰竭、抗驚厥治療等。
2016-03-14 09: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你提供的情況,考慮是腳癬的,也就是咱們平時說的腳氣,這是由于真菌感染腳部引起的一種疾病,主要癥狀是劇癢等。反復發作的原因就是治療不徹底針對腳氣的治療,是要內服加外用一起的,否則僅僅外用是不能根治的,建議可以服用伊曲康唑,外用酮康唑治療,平時注意要勤換洗鞋襪,多泡腳,慢慢就痊愈了,癥狀減輕后要在繼續治療一段時間
2016-03-14 07: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腳蘚是一種皮膚的真菌感染,易反復發作,所以很難根治,需要及時避免悶氣
2016-03-13 21: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本病是由皮膚真菌或稱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濕或鞋襪不通氣等都可誘發本病。可以使用珊瑚癬凈浸泡后,外用復方酮康唑霜或達克寧霜治療,療程不少于一周,注意及時的將鞋襪進行清洗,并消毒殺菌處理
2016-03-13 19: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