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桂華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糖尿病患者出現大便失禁,可能與神經病變、腸道功能紊亂、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血糖控制不佳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有關。 1. 神經病變:長期高血糖會損害周圍神經,包括支配腸道和肛門括約肌的神經,導致腸道蠕動和肛門控制能力減弱。 2. 腸道功能紊亂:糖尿病可能影響腸道菌群平衡,造成腸道蠕動異常,引起腹瀉或便秘,進而導致大便失禁。 3. 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肛門括約肌力量減弱,無法有效控制排便。 4. 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動大,加重身體各系統的損害,影響腸道和肛門功能。 5. 合并其他疾?。喝缒X血管疾病、腸道炎癥等,也可能導致大便失禁。 總之,糖尿病患者出現大便失禁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颊邞e極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2025-02-10 21: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糖尿病患者出現大便失禁,可能與神經病變、腸道功能紊亂、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血糖控制不佳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有關。 1. 神經病變:長期高血糖會損害周圍神經,包括支配腸道和肛門括約肌的神經,導致腸道蠕動和肛門控制能力減弱。 2. 腸道功能紊亂:糖尿病可能影響腸道菌群平衡,造成腸道蠕動異常,引起腹瀉或便秘,進而導致大便失禁。 3. 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肛門括約肌力量減弱,無法有效控制排便。 4. 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動大,加重身體各系統的損害,影響腸道和肛門功能。 5. 合并其他疾病:如腦血管疾病、腸道炎癥等,也可能導致大便失禁。 總之,糖尿病患者出現大便失禁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颊邞e極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2025-02-10 12: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機體對直腸內液態和固態內容物以及氣體蓄控能力喪失,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常有腹瀉,輕者糞便排出污染內褲,重者頻頻腹瀉或排出軟便??砂l生于兒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瀉不止而去醫院就診。據調查7%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監護期間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時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婦女26%有泌尿婦科臨床問題。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個因素的聯合相互作用,當一個或多個因子的破壞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