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卵泡長到 1.7 厘米時出現出血且量同月經量,可能是由于激素波動、排卵期出血、子宮內膜息肉、宮頸疾病、內分泌失調等原因造成的。 1. 激素波動:女性體內激素水平不穩定,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變化,可能導致子宮內膜部分脫落出血。 2. 排卵期出血:在排卵期間,卵泡破裂,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引起子宮內膜少量脫落出血。 3. 子宮內膜息肉:息肉組織質地脆嫩,容易發生破裂出血。 4. 宮頸疾病:如宮頸炎、宮頸息肉等,可能在特定情況下引起出血。 5. 內分泌失調:長期的精神壓力、生活不規律等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影響激素分泌,從而引起異常出血。 出現這種情況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進行相關檢查,如 B 超、性激素六項、宮頸篩查等,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
2025-02-09 18: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卵泡由最原始的原始卵泡到最后的成熟卵泡一般要經過14天左右才能成熟,要經過三個時期即原始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亂跑。成熟的卵泡一般直徑是1厘米,這時的卵泡就要排卵了。排卵的時候也是人體在月經周期中,體溫最低的時期。一般的規律是在月經后,體溫較平穩,在排卵的這一天體溫是最低的,排卵后體溫會明顯的升高,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雙向體溫,證明有排卵。這種現象也是自我判斷有無排卵的最基本的方法。以后根據這種情況自己就可以判斷有無排卵了。如果配合排卵試紙檢查,會更準確的
2016-03-02 14: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