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積壓等指標異常,腸炎治療后是否正常
血小板積壓0.05l,平均血紅蛋白量32?血小板積壓0.05l,平均血紅蛋白量32.6h,血小板分布寬度18.9h,淋巴細胞比率47.2,結果是否有不正常的地方。謝謝醫生給予指導。。剛治療過腸炎血象是否不夠正常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小板積壓 0.05L、平均血紅蛋白量 32.6、血小板分布寬度 18.9、淋巴細胞比率 47.2,在腸炎治療后,這些指標是否正常需要綜合判斷。 1. 血小板積壓:血小板積壓是血小板平均體積與血小板計數的乘積。0.05L 的值略低,可能與血小板生成減少、消耗過多等有關。 2. 平均血紅蛋白量:32.6 略高于正常,可能提示大細胞性貧血,但僅這一項稍高,意義不大,還需結合其他指標。 3. 血小板分布寬度:18.9 偏高,反映血小板體積大小的離散度增加,可能與骨髓造血功能異常等有關。 4. 淋巴細胞比率:47.2 偏高,常見于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等,但也可能是生理性波動。 5. 腸炎影響:腸炎可能導致身體的應激反應,影響血液指標。治療后身體恢復需要時間,指標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綜合來看,這些指標的異常需要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結果進一步評估。如果沒有明顯不適,可在一段時間后復查。如果有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明確原因。
2025-02-10 11: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