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的表現
我有一個女同事,才四十歲,以前月經很正常,近半年來月經紊亂,陰道分泌物特別多,同時還伴有臭味,有事還伴有下腹墜脹,去醫院一檢查,是子宮肌瘤。我很害怕。希望我不要得。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賈銳 主治醫師
鶴壁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一、癥狀極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一旦出現癥狀,則多表現為: (一)子宮出血:絕經期前后的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癥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為大量出血。不僅較年輕或近絕經期患者易誤認為月經不調,不及時就診,即使醫生亦往往疏忽。個別也有月經周期延遲者,但表現不規律。在絕經后患者多表現為持續或間斷性陰道出血。子宮內膜癌患者一般無接觸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雜有爛肉樣組織。 (二)陰道排液:因腺癌生長于宮腔內,感染機會較宮頸癌少,故在初期可能僅有少量血性白帶,但后斯發生感染、壞死,則有大量惡臭的膿血樣液體排出。有時排液可夾雜癌組織的小碎片。倘若宮頸腔積膿,引起發燒、腹痛、白細胞增多。一般情況也迅速惡化。 (三)疼痛:由于癌腫及其出血與排液的瘀積,刺激子宮不規則收縮而引起陣發性疼痛,約占10~46%。這種癥狀多半發生在晚期。如癌組織穿透漿膜或侵蝕宮旁結締組織、膀胱、直或壓迫其他組織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頑固性和進行性加重;且多從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觸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宮或/及鄰近組織器官可致該側下肢腫痛,或壓迫輸尿管引起該側腎盂輸尿管積水或致腎臟萎縮;或出現貧血、消瘦、發熱、惡液質等全身衰竭表現。 子宮內膜癌發生年齡較晚,合并妊娠似不可能,但文獻曾有個別合并妊娠或輸卵管妊娠的病例報道。 二、體征 (一)全身表現:相當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肥胖。貧血而發生于出敵國時間較長的患者。病臨晚期因癌腫消耗、疼痛、食欲減退、發熱等,出現惡病質。 (二)婦科檢查所見: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無明顯變化,子宮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變至晚期,則子宮增大。絕經后婦女子宮不顯萎縮反而飽滿、變硬,尤應提高警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腫瘤的可能。雙合診時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觸診不清,不必堅持非要查明,因診斷的依據并不在于子宮的大小。患者的子宮頸多無病變可見。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宮頸時,可見癌組織自宮頸口突出。宮旁有浸潤系宮頸受累后所致。 (三)轉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溝處觸及腫大變硬或融全成塊的淋巴結,或有肺、肝等處轉移體征。子宮內膜癌的癥狀主要的就是那么幾點,專家說治療子宮癌晚期最好選擇CLS生物免疫療法,歡迎及時咨詢治療。目前專家在線可免費咨詢。
2016-03-01 22: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四十歲,以前月經很正常,近半年來月經紊亂,陰道分泌物特別多,同時還伴有臭味,有事還伴有下腹墜脹,醫院檢查是子宮肌瘤。月子宮肌瘤最常見癥狀有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還有下腹部包塊,尿頻、排尿困難或大便秘結等,陰道斷續流血或膿血性白帶。治療不及時有癌變的可能。
2016-03-02 07: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主要引起月經改變,如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月經紊亂等,嚴重時可致貧血,治療以手術為主,藥物治療意義不大。如果沒有出現明顯的月經改變,暫時無須手術,定期復查B超即可,可服用宮瘤消膠囊輔助治療。
2016-03-02 04: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子宮肌瘤是婦女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子宮肌瘤雖然癌變的機率很低,但也會有機會發生癌變的。子宮肌瘤常見的表現有:月經經量增多,全身無力,面色蒼白、在下腹部位置可摸到包塊、下腹墜脹、腹痛、尿頻、便秘。子宮肌瘤多數屬于良性腫瘤,但是會有一定的癌變幾率,女性朋友患有子宮肌瘤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
2016-03-01 22: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引起包塊和壓迫癥狀 子宮肌瘤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壓迫癥狀,如果壓迫膀胱,就會出現如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統癥狀,如果壓迫到直腸,就會出現便秘,或者出現便意感而排不出大便,如果子宮肌瘤長到一邊,壓到一側的坐骨神經,患者會出現下肢的麻木和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 如果子宮肌瘤不大,也不多,就會表現為月經結束后白帶增多多。
2016-03-01 15: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