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月經失調且經期長該如何是好?
我的朋友月經不調,總是很長時間才來一次月經,而且來一次月經幾乎要一個月才干凈,最少的時候也要半個以上才能干凈,為此她特別的煩惱,也吃了好多中藥調理,可是仍然無濟于事。現在她也不在吃藥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賈銳 主治醫師
鶴壁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女性月經不調主要表現為月經的量和周期出現紊亂,是女性很常見的一種婦科問題,有時在生活中,心情情緒不好、或是突然身居他鄉異地等也可引起月經失調。子宮等出現病變也可出現月經不調的癥狀。建議做下相關的檢查,在明確了具體的原因后,再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一般來說,月經不調并不影響生育,主要可以通過中醫調理的方法治療。如果還有疑問或者平常需要一些指導建議的可以添加微信號scsz120com進行了解,祝健康!
2017-12-04 10:4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月經不調且經期長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內分泌失調、子宮疾病、全身性疾病、精神因素、生活習慣不良等。 1.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會影響月經周期和經期。需要通過激素檢查明確,治療可能包括使用短效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調整激素水平。 2.子宮疾病: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可導致月經異常。通過超聲等檢查確診,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如孕激素類藥物地屈孕酮片,或手術治療。 3.全身性疾病:貧血、凝血功能障礙等也可能影響月經。需要進行血液相關檢查,針對性治療原發病。 4.精神因素:長期壓力大、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會干擾內分泌,導致月經紊亂。要注意心理調節,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5.生活習慣不良:過度勞累、熬夜、飲食不規律等,會影響身體機能。應保持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當運動。 月經不調且經期長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后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5-02-07 03:4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引起月經失調的原因很多,如:常見如卵巢功能異常,子宮疾病,宮腔疾病,內分泌功能紊亂,婦科炎癥,情緒波動,藥物影響,環境改變,過度勞累及精神壓力過大等.,建議你先排除影響月經的外界因素,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在日常生活方面應有規律,多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尤其是經期要防寒避濕.防止過度節食,戒煙限酒.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多食用瘦肉,谷類,深綠葉蔬菜及含鈣豐富的食物,不宜過食生冷.保持心情舒暢.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如果癥狀仍未改善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遵醫囑及早針對性的治療.祝您健康!
2016-02-27 20: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月經不調是泛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月經改變,包括初潮年齡的提前,延后,周期,經期與經量的變化,是婦女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有兩大類:1,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主要是下后腦--生茶杯-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經病.2,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癥,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顱內疾患;其他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持功能異常,糖尿病,席漢氏病等;肝臟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內分泌制劑或采取宮內節育器避孕者均可能發生月經不調.某些職業如長跑運動員容易出現閉經.此外,某些妊娠期異常出血也往往被誤認為是月經不調.臨床上診斷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性的月經病,必須要排除上述的各種器質性原因.你的情況建議進一步完善婦科B超,性激素六項等婦科B超,據情況再治療.
2016-02-27 10: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導致月經不調的因素有多種,首先應該檢查出什么原因致病的,對癥治療才會有效果的一般月經不調是因為心情不舒暢,婦科疾病,亂服用藥物,平時應該多注意這幾點,盡量避免就會有所緩解的
2016-02-27 09: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情緒波動,藥物影響,環境改變,過度勞累及精神壓力過大等會引起月經不調你的月經不調建議你吃點當歸調經片或找中醫吃中藥治療,維生素B6可以幫助減輕焦慮及憂郁,食物來源有瘦肉,全谷類,深綠葉蔬菜等.養護卵巢補充身體的雌激素這樣可以恢復正常的卵巢功能月經正常.嚴重的話建議去檢查一下啊,確診發病原因后尊醫囑積極防治結合,不必擔心可以康復的.
2016-02-27 08: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