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潰瘍患者出現多汗的情況,可能與疾病本身、藥物副作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身體虛弱以及內分泌失調等有關。 1. 疾病本身: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潰瘍會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影響營養吸收,身體可能通過多汗來調節體溫和代謝平衡。 2. 藥物副作用:治療這些疾病的某些藥物,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可能會影響自主神經功能,導致多汗。 3.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長期的疾病刺激和精神壓力可能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多汗癥狀。 4. 身體虛弱:疾病導致身體營養不足、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勞和多汗。 5. 內分泌失調:患病期間,體內激素水平可能失衡,如甲狀腺激素異常,引起多汗。 總之,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潰瘍患者出現多汗,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注意休息和營養補充,如有必要,可進一步檢查以明確具體原因。
2025-02-06 10: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先決條件是胃內容物越過下食管括約肌(LES)反流至食管內,而食管本身不能將反流物盡快的清除,造成胃內容物在食管內的長時間滯留,胃內容物中的損傷因素如酸、膽汁酸、胃蛋白酶等對食管黏膜的損傷而導致反流性食管炎。生活習慣的改變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療的基礎,少食,每餐吃8成飽。抬高床頭15~20cm可減少臥位及夜間反流,睡前不宜進食,白天進餐后不宜立即臥床。以下措施可減少反流:戒煙、禁酒、降低腹壓、避免系緊身腰帶、肥胖者減輕體重、避免進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刺激性食品等。避免使用減低胃食管動力的藥物,如抗膽堿能藥、三環類抗抑郁藥、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鈣離子拮抗劑、茶堿、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等
2016-02-27 19: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