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性囊腫消失后仍常犯病原因何在
你好~我看了你的意見,謝謝!其中你說的胰腺有假性囊腫,我在4月的時候拍的片子也是這樣說的,,可是以后治療了一段期間后,,這種囊腫狀況沒有了,,最近作的ERCP,沒有發現什么囊腫,以及結石。我也沒有什么糖尿病。我現在真是頭老大,,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去過北京319看過。專家建議我回來作ERCP,,可是什么也沒有做出來,在北京做的胰腺炎的片子,胰頭。胰尾和胰身,,都很正常!可是現在就是經常犯病,,這是怎么回事!!謝謝有關人士的解答!!致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胰腺假性囊腫消失后仍常犯病,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飲食不當、膽道疾病、自身免疫問題、內分泌失調、精神心理因素等。 1.飲食不當:長期高脂、高蛋白飲食,或暴飲暴食,會增加胰腺負擔,導致疾病發作。應保持清淡、均衡飲食,避免油膩、辛辣食物。 2.膽道疾病:如膽結石、膽囊炎等,可能影響胰腺功能。需積極治療膽道疾病,必要時手術取石。 3.自身免疫問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也可能導致反復發病。可通過免疫抑制劑治療,如潑尼松、環磷酰胺等。 4.內分泌失調:胰島素分泌異常或血糖控制不佳,影響胰腺代謝。要注意監測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格列美脲等。 5.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緊張、焦慮、壓力大,可能引發神經內分泌紊亂。應注意調節情緒,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總之,胰腺假性囊腫消失后仍常犯病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注意生活方式調整,定期復查,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
2025-02-05 10: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一般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對胰腺炎影響不大。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網站的信任與大力支持。放心求醫網的“疾病大全”欄目里面有各類疾病專題,詳細介紹了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檢查診斷、治療方法和預防養生之道。歡迎您光臨放心求醫網的“疾病大全”頻道。http://www.fx120.net/jbdq/index.htm
2016-02-26 22: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慢性胰腺炎在發病期間,嚴禁飲酒。禁食和靜脈輸液使胰腺和腸道休息,可緩解疼痛。但是,常常仍需使用麻醉止痛劑來緩解疼痛。 以后,每天進食4~5次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于減少疼痛發作和程度。病人仍需嚴格禁酒。如果疼痛持續存在,應尋找有無并發癥,如胰頭的炎性腫塊或假性囊腫,前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后者如長大引起疼痛,則必須行減壓治療。 如果病人有持續性疼痛,又沒有發現并發癥,通常可以進行胰腺神經封閉注射緩解疼痛。如果這種治療無效,則需要進行外科手術。例如,對胰管有擴張的病人,經手術在胰管和小腸間搭橋能使70%~80%的病人疼痛得到緩解。對胰管無擴張者,可行胰腺部分切除術。若炎癥主要累及胰尾(遠離十二指腸的部分稱胰尾),則可行胰尾切除術。若胰頭受累,則可行胰頭和十二指腸切除術。這些手術可使60%~80%的病人緩解疼痛。在過去飲酒的病人中,只有那些能處理好術后糖尿病的病人才可作胰腺部分切除術。 口服胰酶片或膠囊能幫助食物吸收,減少糞便內脂肪,但仍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必要時,可在用胰酶的同時使用液體抗酸劑或H2受體阻滯劑。通常,經這些治療后,病人會增加體重、大便次數減少、糞便中脂肪滴消失,總體感覺也會好些。若這些治療無效,病人可嘗試低脂食物,還應注意補充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和K)。積極治療控制病情就不會向癌癥發展.
2016-02-26 19: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胰腺癌的確診按照步驟來說:1.最初應選擇的診斷性檢查是CT掃描。 2.超聲檢查 3.核磁共振(MRI) 4.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5.在CT或超聲引導下的細針抽吸(FNA)胰腺癌的確診往往需要多種診斷方法聯合使用,才能達到更加準確的確診,而后通過手術、放化療等方式的治療,并且越早治療越好,同時配合一些具有抗腫瘤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蟲草等中醫藥物,達到增強治療效果的作用。G3
2016-02-26 11: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慢性胰腺炎系指胰腺泡和胰島組織萎縮、胰腺實質廣泛纖維化的病理過程。常伴有鈣化及假性囊腫形成。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或脂肪瀉,消瘦及營養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癥候。典型慢性胰腺炎在我國較為少見,確診較難。病因我國以膽道疾病(結石、炎癥、蛔蟲)為主要病因,西方國家與慢性酒精中毒有關。上述致病因素的長期存在,使胰腺炎癥反復發作而呈慢性經過,最終導致慢性胰腺炎。其次,腸道炎性病變、肝硬化、營養不良、噻唑類藥等也可誘發本病。尚有不少患者病因未明。癥狀一、腹痛常見,占90%左右,多呈間歇性發作,少數呈持續性,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雙側季肋部、前胸、肩胛等處放散,飯后或飽餐后可誘發,仰臥位時加重,前傾、坐位減輕。發作時可伴有發熱或黃疸。間歇期可無癥狀,或僅有消化不良表現。少數患者以隱襲慢性炎癥方式進行,臨床上可不發生腹痛。二、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表現患者可出現食欲減退、腹脹、不耐油膩食物等,大便次數頻繁、量多,色淡,有惡臭。長期腹瀉致患者消瘦、營養不良及維生素A、D、E、K缺乏等癥狀。 三、胰腺內分泌不足的表現10-20%患者有顯著糖尿病癥狀,如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等。約50%患者發生隱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異常。檢查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定量除急性發作期,一般不增高,糞便鏡檢可見脂肪滴及未消化的肌纖維,部分患者可有尿糖陽性,空腹血糖增高。一、胰腺外分泌功能試驗:(一)胰泌素試驗用胰泌素刺激胰腺后,觀察胰液分泌量,碳酸氫鈉和胰酶的含量。(二)Lundh試驗此法費時,繁鎖,現漸少用。(三)胰功肽試驗當胰腺外分泌功能減退,糜蛋白酶分泌不足時,可致尿PABA含量減少,約為正常量的60%。此方法簡便易行,近來多用此法。(四)血清膽囊收縮素-胰泌素正常值60pg/ml。二、胰島功能檢查空腹血糖升高,葡萄糖耐量試驗可呈糖尿病耐量曲線。尿糖可出現陽性。三、X線檢查腹部平片有時在胰腺部位可顯示鈣化的斑點,上消化道造影可顯示“C”袢擴大,胃、十二指腸受壓征象。四、影像檢查是近年來診斷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B型超聲和CT檢查可見胰腺增大或縮小,部分病例可發現有鈣化灶,結石或囊腫等異常現象。治療一、急性發作期治療同急性胰腺炎。二、慢性期治療:(一)飲食宜清淡低脂肪飲食,禁酒、避免飽餐。(二)糾正胰酶不足采用各種胰酶制劑作替代療法,一般口服胰酶片0.6-1.2g,每日3次,或胰浸出液及多酶片。(三)有糖尿病者按糖尿病處理。(四)中醫中藥。(五)外科手術手術適應證為:①伴有劇烈頑固性疼痛經內科治療無效者;②胰腺有假性囊腫或結石者;③伴有可手術治療的膽道病變,如結石、膽管狹窄;④慢性胰腺炎引起難以消退的阻塞性黃疸者;⑤不能排除胰腺癌者。積極治療者可緩解癥狀,但不易根治。晚期多死于并發癥。如衰竭、糖尿病、膽道化膿性感染等,少數可演變為胰腺癌。
2016-02-26 02: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