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以外。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分娩損傷、腹壓增加、先天發育異常、營養不良、衰老等。 1.分娩損傷:分娩過程中,尤其是難產、產程延長、助產手術等,可能導致盆底肌肉、筋膜和韌帶過度伸展、撕裂,產后若未恢復好,易發生子宮脫垂。 2.腹壓增加:長期慢性咳嗽、長期站立工作、重體力勞動、頻繁舉重物、便秘等導致腹壓長期增加,會促使子宮脫垂。 3.先天發育異常:某些女性先天盆底組織發育不良,可能無法有效支撐子宮,增加脫垂風險。 4.營養不良:身體營養不良,導致肌肉、筋膜等組織薄弱,無法維持子宮正常位置。 5.衰老:隨著年齡增長,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組織萎縮、松弛,也易出現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會給女性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不適,若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規范的診斷和治療。
2025-02-06 00: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產孕過早,過早結婚生育或過多產育合盆腔肌肉組織松弛是本病最重要的原因,治療子宮脫垂,應以加強或恢復盆底組織及子宮周圍韌帶的支持作用為原則。增強體質,加強營養,注意適當休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增加腹壓的活動和重體力勞動,積極治療慢性病,如慢性咳嗽、腹瀉等,也可采用子宮托配合一般支持療法治療。效果不好的話,也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2016-02-25 20: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