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個月孩子好動、脾氣差等表現需看醫生嗎?看哪科?
你好,我孩子目前30個月,智力沒有問題,動手能力比較好,只是非常好動,坐不住。只有玩積木,或者玩橡皮泥時才能坐住。平時讓她坐凳子上就扭來扭去的,喜歡跪地上玩。經常自娛自樂的臉部做稀奇古怪的表情,皺眉,翻眼睛。從出生脾氣就不好,一不如意就愛哭鬧,軟硬不吃,講理也沒有用。最近忽然愛咬指甲,一直夜里睡覺翻的厲害,睡眠不好,胃口很差。還經常便秘。不怕家里任何人,不懂得看大人臉上,只是偶爾會說媽媽不要生氣,打了也無動于衷,除非打疼就哭,說她不好不聽話的話,她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繼續做自己事情。夸她也不像其他孩子那么開心,基本不聽從指令,喊她不理不睬,偶爾對感興趣聽。對著她拍照片,喊了就是不看相機,我行我素。人家孩子欺負她,她就躲讓。從來不反抗。說話聲音小,叫她大聲點,是喊出來一樣。重要是對情感不敏感,大人生氣了或者夫妻吵幾句,就感覺她不關心還是自己玩自己的。她痛感差,用筷子打了手背都不哭。爺爺睡覺讓她不要去吵著爺爺,也不聽非要叫醒爺爺,每次都這樣。喜歡賴床,叫她起也不起,幫她穿衣服就哭。脾氣很倔強。這樣孩子總覺得和身邊孩子有點不一樣,需要看醫生嗎?看哪個科?以前看過醫生也不是孤獨癥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30 個月孩子出現好動、脾氣差、睡眠飲食不佳、情感不敏感等情況,可能是正常發育階段表現,也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神經發育問題等有關。建議先觀察,必要時就醫。就醫可選擇兒童保健科或神經內科。 1. 微量元素缺乏:孩子可能存在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缺乏,影響神經發育和情緒。可通過血液檢查明確,補充相應元素,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硫酸亞鐵糖漿、葡萄糖酸鋅口服液。 2. 神經發育問題: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表現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專業評估,治療可能包括行為訓練和藥物治療,藥物如哌甲酯。 3. 睡眠飲食習慣:不良的睡眠和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要培養規律作息和健康飲食,增加蔬菜、水果攝入。 4. 家庭環境因素:家庭氛圍不和諧、教育方式不當等可能導致孩子行為異常。家長要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采用溫和、耐心的教育方式。 5. 心理因素:孩子可能存在焦慮、緊張等情緒問題。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孩子出現這些情況,家長不必過于焦慮,但要重視。如果癥狀持續不改善或加重,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2025-01-23 15: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建議3-4小時叫醒孩子吃奶
2016-02-22 00: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根據你所說的,你的女兒是12歲月經出潮,天數多,量多,都是正常現象,慢慢就好了
2016-02-21 13: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這種情況基本是正常的,但老是吵鬧可以找找原因.一般來說,兒童哭鬧有原因的,小兒不睡覺就得不到休息,得不到休息對小孩的成長不利.如下的回復可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嬰兒的啼哭有9種不同的含義 1.“我餓了,快開飯吧!” 在出生后的頭3周里,大部分健康新生兒的哭是因為饑餓,而且大部分新媽媽聽到寶貝哭聲的第一反應也是趕緊喂奶。只要含上乳頭或奶嘴,小家伙馬上就安靜下來,露出急不可待的樣子。 餓哭的典型“聲音效果”是,低音調,有節奏,而且重復著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哭一聲,然后有個停頓,再短哭一聲,再停頓,就像在說“餓——餓——”一樣,直到被媽媽抱起來喂奶,哭聲才停止。 如果此時嬰兒同時張開嘴向四周尋覓,一旦有人抱他,馬上把嘴扎到懷里,直奔主題,這也可以幫助判斷寶貝是否因饑餓而哭。 2.“我太累了,快讓我睡吧!” 累了就睡是嬰兒大多數時間的本能反應,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撫,他們很快就能睡著。勞累(真不知道他們怎么會勞累)的寶貝會打哈欠,揉眼睛,如果你沒有發現他的這些暗示,還是一相情愿地哄他,逗他、抱他,那可就不妙了,寶貝大發脾氣在所難免,誰讓你不識實務呢。 因為疲勞而發出的哭聲很難讓人想到他只是想睡覺,因為這種哭聲一般很強烈,而且像花腔一樣還帶著顫抖和跳躍,此時最明智的做法是趕緊讓周圍安靜下來,把他放到小床上,拍拍他,讓他盡快入睡。 寶貝越疲勞,他就越不容易安靜下來,抗議的哭聲也就越強烈。所以,照顧寶寶時,要全神貫注地觀察他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他想睡覺的信號,就別再逗他開心了,否則只能好心辦錯事。 3.“我就想讓你抱著我!” 難道寶貝大哭只是想讓你抱著他?太有可能了,這是那些比較“磨人”的寶寶的慣用手段。正哭得熱鬧的寶寶剛被抱起來就停止了哭泣,像音響開關一樣有效,那就說明他或許需要皮膚與皮膚的接近。畢竟在長達9個多月的時間里,寶貝一直在一個溫暖狹小的空間里生活,也許他還在懷念媽媽子宮里的幸福生活呢,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那不是他熟悉的世界,適應還要慢慢來。 有一些嬰兒需要比其他寶寶更多地被抱著,也許你會覺得很累,但換個角度想,你還得到了比其他母親更多的與寶貝親近的機會呢。在寶寶3個月以內,你也不必擔心這樣做會寵壞他,他只不過是喜歡聽到媽媽的聲音,聽到熟悉的心跳聲,聞到媽媽的味道,這太正常了。 但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比較纏人的寶貝,也會在要求被抱的次數和頻率上有所改變,也許上次他哭是想抱,而下次卻是想讓你放下他。很多嬰兒哭是因為他想改變現狀,你抱起他或放下他之后,看看他是否能安靜下來,如果他不哭了,那就說明你做對了。 4.“真難受,快給我換尿布吧!” 嬰兒對臟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個體差異性的,有的寶寶會在第一時間讓你知道出狀況了,他需要“場地清潔服務”,也有的寶寶對這些小小的不適根本不放在心上,只要他的小屁股不紅不腫不癢不痛,你稍微晚點換尿布沒什么關系,要知道,很多情況下,真正更在意的是父母而不是寶寶,照顧不周會讓父母有一種負疚感,這比寶寶的臟尿布還讓人不舒服。無論如何,這種需求很容易發現和滿足,只要打開看看,一切全都明了了。 5.“太冷(熱)了,我很不舒服!” 新生兒喜歡身體暖暖的感覺,這和他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感覺一樣舒服。用正常體溫的手去摸摸寶貝的耳朵、脖子和鼻子等露在外面的部位,可以幫助判斷寶貝的衣被是否合適。如果他的脖子和耳朵后面有汗,那是太熱了,如果這些地方很涼,他很可能不夠溫暖,需要添加衣被。 嬰兒通常需要比成人多穿一層衣服,如果你在換尿布或者給他脫衣服準備洗澡時,他突然大哭,也許是他不喜歡被晾在外面,你需要學習更熟練地換尿布和穿脫衣服,以減少他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 同冷相比,嬰兒對熱的抱怨不像成人那么直接,所以要注意別給他穿過多衣服,出汗也會讓他不舒服。 6.“這兒太亂了,我受不了了!” 如果寶貝的哭聲里帶著煩躁不安的情緒,你該看看是不是周圍環境里的刺激太強了,比如強烈的燈光、嘈雜的聲音、突然的移動或者只是你在抱他時搖動的幅度太大了。如果是這樣,先盡可能地讓周圍的環境平靜下來,把燈光調暗,讓屋子里的聲音降低,減小手臂的擺動幅度等。先讓他躺在床上發泄一會兒,然后看看能否把他哄著。 那些比較敏感的寶寶會傾向于有規律的生活,嘗試建立一個日常作息時間表,努力使每天的喂奶、洗澡、散步、睡覺時間固定下來,這可以讓他們更安心。 7.“快來陪我玩會兒吧!” 為什么有的嬰兒可以很長時間獨自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不哭不鬧,而有的嬰兒卻幾乎不能離開人?那些比較警覺的寶寶有更強烈的與人交往的愿望。即使只有6周大,嬰兒也有感到無聊的時候,他用低聲的啜泣來告訴你,他需要看見你,或者需要換個環境。 輕輕哼唱熟悉的歌或是讓床頭吊掛玩具轉起來,能有效地安慰他,甚至有時你只要把他抱到另一個地方躺著,他也能高興起來,因為他能看到不同的“風景”了。 8.“有什么東西傷到我了!” 一般情況下,劇烈和大聲的哭喊是因為寶貝的身體感到疼痛,而不是因為饑餓或疲勞。如果你聽到寶貝突然尖聲哭鬧,就要馬上檢查是什么讓他不舒服或受傷了。看看是否床欄卡住了他的腿或腳,是否有頭發或線頭纏住了他的腳趾使血液流通不暢了,或者有灰塵迷住了眼睛很難受等等。在確認沒有問題后,適當地安慰安慰他,等他情緒穩定了再離開。 9.“我身體很不舒服!” 如果寶貝因為身體生病而不舒服地哭泣,和他平時的哭聲是不一樣的。大多數父母在此時能夠本能地知道有什么地方出差錯了。生病后,嬰兒的哭聲通常是虛弱地嗚咽,而且表現得無精打睬、食欲不振,同時還可能有嘔吐、腹瀉、發燒等癥狀,這就需要抓緊時間去看醫生了。
2016-02-21 13: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新生兒出現驚醒的情況可能是正常的反應,不用過于擔心,另外在喂養中睡覺是不好的習慣,建議要注意克服,盡量在清醒時候喂奶。
2016-02-21 08: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