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孩黃疸時高時正常的情況較為常見,可能與膽紅素代謝異常、感染、母乳喂養、先天性膽道閉鎖、溶血性疾病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觀察、光療、藥物治療等。 1.膽紅素代謝異常:新生兒膽紅素代謝能力不足,可導致黃疸。這種情況通常會隨孩子長大逐漸改善。 2.感染:如細菌或病毒感染,會影響肝臟功能,導致黃疸。需要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3.母乳喂養:母乳性黃疸可能與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有關。可暫停母乳觀察,或繼續喂養同時監測黃疸。 4.先天性膽道閉鎖:膽管發育異常,膽汁排泄受阻。多需手術治療。 5.溶血性疾病:如 ABO 血型不合溶血。可能需要使用丙種球蛋白、白蛋白等治療。 總之,小孩黃疸時高時正常,家長應引起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過程中需密切監測黃疸變化。
2025-01-21 21: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新生兒黃疸是在新生兒時期出現皮、鞏膜及黏膜黃染,又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其病因特殊而復雜,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常導致死亡和嚴重后遺癥。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大類。生理性黃疸屬于正常生理現象。由于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約60%足月兒和80%以上的早產兒在出生后3-5天可出現黃疸,但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在14天內黃疸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3-4周黃疸全部消退。病理性黃疸則屬于異常,一般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①細菌感染和新生兒敗血癥以及病毒感染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巨細胞病毒等;②新生兒溶血病;③先天性膽道閉鎖和膽總管囊腫;④母乳性黃疸,多于出生后4-7天出現黃疸,2-3周達高峰,在停止哺乳1-3天后膽紅素即可下降,如3天無明顯下降者可排除母乳性黃疸;⑤其他因素如遺傳性疾病、藥物性黃疸等。當新生兒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黃疸出現過早(于生后24小時出現);黃疸程度重或進展快;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黃疸退而復現者。任何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黃疸都應找出原因進行治療,尤其是1周內的早產兒和有嚴重缺氧、酸中毒、顱內病變、嚴重感染的患兒,必須盡早積極治療,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16-02-19 22: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新生兒黃疸是由肝膽濕熱引起的,如果是母乳喂養,必是母親的濕熱體質導致.立即停止母乳喂養,改喂奶粉,用中藥茵陳煎湯給孩子喝,每次10毫升,每天2次.母親每天用芹菜(西洋芹)半斤煮水喝,來消除體內積累的濕熱,并少吃魚和豬肉,好后如想繼續母乳喂養,切記母親不可食用雞湯
2016-02-19 14: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得首先判斷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的.生理性黃疸大多在生后2~3日出生,第4~6日最明顯,足月兒多在生后7~10日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第3~4周消退.新生兒黃疸如果有以下特點之一則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⑴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⑵黃疸程度深;⑶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⑷黃疸持續時間長或黃疸消退后又出現;病理性黃疸是疾病的表現,要及時治療.如果你對你的寶寶出現的黃疸拿不定的話,建議你去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
2016-02-19 07: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新生兒黃疸,首先考慮是生理性黃疸,只要不是很嚴重,多可以在2周內完全消失,如果黃疸比較重或者持續不退,則為病理性黃疸,需要住院治療的如果沒有并發其他疾病的,你所述的癥狀應該是生理性黃疸,注意新生兒的保暖,適當提早喂養,供給足夠的水分和熱能,及早排出胎便,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可以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祝您健康!
2016-02-19 05: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