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孩子腹瀉近倆月用藥效果不佳怎辦
BR>我家孩子七個月了,腹瀉近倆月了。吃了許多種藥.比如媽咪愛、等。效果不太好。大便顏色黃稀,有時拉沫,每天十次左右。量不多。孩子有時體溫37度左右。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五十天目前一般情況:吃了媽咪愛、必奇、達力芬效果不好病史: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醫院檢查消化不良、有點炎癥。輔助檢查:其它: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七個月孩子腹瀉近兩個月,用藥效果不好,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如喂養不當、腸道感染未徹底清除、乳糖不耐受、腸道菌群失調、過敏等。 1. 喂養不當:孩子飲食不規律、輔食添加不合理等都可能引起腹瀉。應調整喂養方式,定時定量,避免過度喂養。 2. 腸道感染未徹底清除:炎癥未完全控制,病菌持續刺激腸道。需復查大便常規,明確感染類型,針對性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 3. 乳糖不耐受:孩子腸道乳糖酶缺乏,無法消化乳糖。可暫時改用無乳糖奶粉。 4. 腸道菌群失調:腸道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布拉氏酵母菌散等。 5. 過敏:對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過敏。排查過敏原,避免接觸。 孩子長期腹瀉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及時調整護理和治療方法。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應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22 04: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翟秀迎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藥房制劑室
-
很有可能是腸道感染,建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配合灌腸治療。
2016-02-19 22: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在小兒科門診,腹瀉是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疾病。常有家長向醫師詢問:我的寶寶要不要打點滴?可不可以喝糖水?要不要換醫瀉奶粉………在此讓我們來談談關于嬰兒腹瀉的幾個觀念:為什么嬰兒腹瀉比成人腹瀉嚴重?嬰兒發生腹瀉時,特別容易由腸道流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而且周歲以內的嬰兒由于腎臟濃縮尿液的機能尚未成熟,所以腎臟不易經由濃縮尿液來保存水分。另外嬰兒往往不會表達饑餓和口渴,所以特別容易造成脫水、休克、電解質失調和酸中毒等后果。此外,嬰兒的營養儲存比成人貧乏,代謝率又較高,所以會很快造成營養不良。哪些腹瀉不是腸炎所引起的?腸炎會造成腹瀉,腹瀉的病因卻不只是腸炎而已。例如:1.過度喂食造成消化和吸收不完全。2.腸外感染如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皆會發生腹瀉。3.抗生素造成的腹瀉(后述)。4.食物過敏。5.極度營養不良會影響腸粘膜和胰臟酵素而造成腹瀉。腹瀉可不可以喝糖水或果汁呢?需不需要打點滴?急性腹瀉期間應避免喝果汁,因其滲透壓太高會加重腹瀉。急性腹瀉在禁喝牛奶后,可喂食葡萄糖水,最好同時含有電解質,以免因低血鈉造成抽搐,大醫院中均有這種電解質溶液的配方(俗稱藥茶)。其葡萄糖濃度由2%~5%不等,若是腸粘膜傷害特別厲害的腸炎(如輪狀病毒),最好采用2%的濃度,以免吸收不良加重腹瀉。值得說明的是,加入葡萄糖的目的并非是提供能量,而是為了促進腸道對電解質的吸收。若病中嘔吐特別嚴重,無法經口進食電解質溶液,或已發生脫水癥狀,則需打點滴。急性腹瀉在什么情況下須使用醫瀉奶粉就急性腹瀉而言,若腹瀉病程較久,在給予一般牛奶后又拉肚子,表示極可能有乳糖酵素缺乏,則可給予醫瀉奶粉食用。另外,疑似輪狀病毒腸炎的病例,預計其腸粘膜損傷比較嚴重,可考慮提前使用醫瀉奶粉,以免演變成慢性腹瀉。以上這些情形,當腸道機能恢復以后便可改用一般嬰兒奶粉。治療腸炎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腸炎大都由病毒引起,這些病例自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即使是細菌性腸炎大都也不必使用抗生素。例如:沙門菌腸炎若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縮短病程,反而可能演變成帶菌者,只有在新生兒和懷疑有菌血癥者才使用抗生素。志賀菌腸炎并不會因抗生素的使用而縮短病程,但站在公共衛生的立場,為了避免經由糞便傳染給別人,可以使用抗生素。其他少見的可使用抗生素的病癥如:壞死性腸炎、阿米巴痢疾、梨形蟲感染和抗生素本身所引起的偽膜性腸炎。值得提起的是,某些抗生素本身即可能造成腹瀉,大都于停藥后自愈。極少數會發生腹痛、發燒、膿便、血便等偽膜性腸炎的癥狀。嬰兒大腸急躁癥有什么特點此癥又稱嬰兒慢性非特異性腹瀉。年齡從6個月~3歲,大便次數多,含有粘液和未消化的食物,病兒雖有“慢性腹瀉”,但生長發育都很正常為其特點。每天早上醒來第一次排便比較成形,而后變壞。詳問其飲食,父母大都因病兒大便不好而限制其脂肪攝取,結果愈限愈差。治療上只要增加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如乳酪、奶油等,便可延緩胃排空,減輕胃結腸反射,使腹瀉獲得改善。嬰兒頑固性下痢為何不易治療所謂頑固性下痢,系指年齡小于3個月,腹瀉病程大于兩周以上,糞便培養找不到感染原,伴有生長發育不良,雖經住院治療仍持續腹瀉。長期吸收不良與飲食限制的結果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又造成腸粘膜修復困難和胰臟機能減低,使得消化和吸收機能更加惡化。如此惡性循環下去,終至免疫力降低,感染機會大增,若不使用靜脈營養輸液(俗稱大補湯)來中斷這種惡性循環,死亡率很高。如何避免腸炎的發生?在落后國家水源的污染是一大問題。飲食的衛生習慣例如喂奶前先洗手,家中腸炎病人的隔離等均需注意。目前認為母乳喂養可顯著減少腸炎的發生,例如輪狀病毒腸炎和嬰兒頑固性下痢在母乳喂養的嬰兒中均較少見。
2016-02-19 20: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腹瀉的定義是指大便的[量]、[次數]及其中的[含水量]增加。其實嬰兒每天排便的次數,隨個人體質及喂養方式而有差別。一般說來,從三、四天一次到一天三、四次都可以是正常的。喂母奶的嬰兒每天排便的次數會比喂配方奶粉的嬰兒多;較小嬰兒的排便次數會比較大嬰兒多。 所以,與其強制規定排幾次便以上算是腹瀉,不如與各個嬰兒平日的排便[習慣]作比較,只要排便的次數及量明顯的比平日多,或含水量大增成為稀便或水便就可算是腹瀉。那些原因會引起嬰兒腹瀉? 我們可以依腹瀉期間的長短,將之分為二周以內的急性腹瀉及超過二周的慢性腹瀉。因為兩者的造成原因,及醫師的處理原則并不相同。急性腹瀉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和食物過敏。 感染性的腹瀉可以是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腺病毒、腸病毒...)或細菌感染(如:沙門氏菌、志賀氏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過敏性腹瀉則導因於嬰兒的特殊體質,或副食品添加不當而造成。有時服用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因改變腸道正常菌種的生態,而引起腹瀉。慢性腹瀉則常見於對牛奶蛋白過敏,或醣類耐受性不良的嬰兒。 有時嬰兒在急性腸炎之后,因腸粘膜受損,也會引起暫時性的果醣或蔗糖耐受性不良,導致較長時間的腹瀉。另有少數的嬰兒因為消化道較敏感,容易在每次進食后不久排便,這種情形通常每次排的量不多,且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沒有影響。嚴重的急性腹瀉時,由於大量的水份及電解質的流失,容易造成脫水及電解質失衡。 這兩個問題若不能即時加以改善,可能進一步造成體溫調節失常、心肺功能失常、休克,及腎衰竭。而慢性腹瀉的主要問題在於長時間的腸道吸收不良,導致營養不足,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嬰兒腹瀉時該如何照顧? 急性腹瀉時,最重要的是避免脫水及電解質失衡的發生。嚴重時,醫師會適時適情的給予止瀉劑及輸液治療。止瀉劑、輸液治療,甚至抗生素的使用與否,自有醫師的專業判斷。 家長在信任醫師的處置之余,可以透過醫師的建議,作一些配合性的處置。如,暫時停止添加新的副食品;喂食配方奶粉的小孩子,若腹瀉較嚴重,父母可依其嚴重程度,暫停或減半配方奶粉的喂食,待腹瀉慢慢緩解后,再逐漸調整回去。 這當中可讓嬰兒服用醫用口服電解質液,以補充水份及電解質的流失。一般市售的運動飲料,電解質量不足且含糖量太高,不適合取代醫用口服電解質液。 但當嬰兒嘔吐厲害,無法進食,或是腹瀉嚴重,已有脫水現象時,使用口服電解質液已緩不濟急,就須以點滴注射的方式來補充大量流失的水份和電解質了,否則,休克、腎衰竭很快就會跟著來臨。 當嬰兒出現以下癥狀時,表示已有脫水現象,須趕快送醫處理:嗜睡。嘴唇及皮膚乾癟,失去彈性。尿量明顯減少或甚至無尿。乾嚎,哭的時候流不出眼淚。囟門凹陷。 (一歲半以下的小兒,囟門尚未關閉,脫水嚴重時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形,但須以直立姿勢來判斷。)對於慢性腹瀉的小兒,腹瀉不如急性期的來勢兇兇,脫水、休克、腎衰竭的機會較不高。 此時家長需要注意的重點是,避免因長期吸收不良而引起的生長發育遲滯。對於因牛奶蛋白過敏或醣類耐受性不良而引起慢性腹瀉的小兒來講,如果可能的話,改回以母奶喂食是最好的方法。如果這樣作已不可能的話,可以和醫師討論,看看是不是該選用較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不含乳糖的止瀉奶粉...等。如何減少嬰兒腹瀉的機會? 預防勝於治療,與其讓寶貝嬰兒發生腹瀉之后再來亡羊補牢,不如事先多作防范。為減少小寶貝拉肚子的機會,父母在撫育幼兒時可參考以下的建議: 1.母奶是嬰兒營養供給的最佳配方。 人喝人奶、牛喝牛奶,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今大多數的嬰兒,卻不由自主的喪失了這個權力。事實上,所有奶粉廠商無不竭盡心力想加減配方,以求逼近人奶而不可得。母奶含有嬰兒成長必須的所有營養成份,嬰兒攝食后的吸收率最高,含有來自母親的抗體,永遠保持適當溫度。 喝母奶的嬰兒,體內會有來自母親的抗體,同時提供腸道適當的酸鹼環境,最有益於腸道內正常益菌的生長,因而抑制致病體的繁殖,自然減少了感染性腸炎的機會。同時母奶也不會有過敏或耐受性不良的問題。 2.因種種因素而不得不使用配方奶粉時,應使用新鮮,且成份及制造日期標示清楚的奶粉。 除腹瀉較厲害時須稀釋沖泡以外,平常應按奶粉罐上指示的濃度沖泡。喂奶器具應注意清潔消毒。嬰兒若有慢性腹瀉的情形時,應和醫師討論是否該選用特殊配方的奶粉。 3.不論吃母奶或奶粉的嬰兒,到四到六個月大時皆須添加副食品,才能滿足嬰兒成長所須。而副食品的添加不當也是嬰兒腹瀉常見的原因之一。副食品的添加以一次加一樣為原則,同時每一新添加物都必須從少量及低濃度開始,如此才能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一旦發生過敏反應也比較容易猜出是那一種食物引起的過敏。 4.在各種病毒的流行季節里(如:輪狀病毒在秋冬季節流行),應避免讓嬰兒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埸合。父母下班后,須先更衣、洗手甚至沐浴后才可親近自己小寶貝,以免把病源由外面帶回給嬰兒。
2016-02-19 19: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的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再則祝賀你“升級換代”啦!我來給你談談“嬰幼兒腹瀉”。嬰幼兒腹瀉原因有兩個: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飲食不當,喂養不合理。如暴飲暴食,或給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過多,過雜,以及生冷食物吃得過多等,致使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二是胃腸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細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腸道炎癥,從而導致腹瀉。下面我給你介紹幾則用食療成功治愈“嬰幼兒腹瀉”的藥膳秘方:1)大蒜2只。將大蒜燒炭存性,加開水泡服,每日數次。本方專治小兒久瀉不止。2)生姜(炒鹽)、大棗、紅糖各6克。將生姜和大棗共煎50分鐘,加入紅糖,再煎片刻,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主治大便次數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樣,或完谷不化之小兒泄瀉。3)蔥白12克、生姜6克、艾葉20克、仙人掌根30克。將藥物搗爛,調拌雞蛋清,外敷貼患兒肚臍處。本方主治小兒感受外邪引起的腹瀉。4)生姜適量,燒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湯一起送服。本方主要應用于因小兒腸炎所引起的腹瀉大便帶血者。 最后,必須注意千萬不可濫用抗菌藥物,只有細菌所致者,才是抗菌藥物的適應癥。切勿濫用收澀止瀉藥,特別是急性期,一般不要用。嚴重腹瀉和嘔吐,可引起脫水和酸中毒等,如處理不及時容易產生不良后果,故應及時送醫治療。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2-19 16: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