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新生兒吐奶塊可能是生理因素、喂養不當、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疾病影響、環境因素等原因導致的。 1.生理因素:新生兒的食管下括約肌未發育成熟,比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發達,導致奶液容易反流吐出,形成奶塊。 2.喂養不當:如果喂奶量過多、喂奶過快、喂奶時頻繁變動體位或者喂奶后過早翻動新生兒等,都可能使新生兒吞入較多空氣,從而吐奶塊。 3.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新生兒的胃腸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能力較弱,對攝入的奶液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未消化的奶液就可能以奶塊形式吐出。 4.疾病影響:例如感冒、肺炎等疾病可能影響新生兒的呼吸和消化功能,導致吐奶塊;還有胃腸道感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也會引起吐奶塊。 5.環境因素: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環境過于嘈雜等不良環境因素可能影響新生兒的情緒和身體狀態,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吐奶塊。 新生兒吐奶塊是多種因素造成的,要仔細觀察新生兒的狀態、吐奶的頻率和量等情況。如果吐奶塊頻繁、量大或者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如發熱、腹瀉、腹脹等,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兒科|新生兒科就診。
2025-01-22 12: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護理方法:1.使奶嘴孔大小適中,奶嘴孔過大,喂奶過急,奶嘴孔過小,奶流不暢,均能吸入空氣,引起吐奶.2.奶量過大或吃奶過急,可以在寶寶吃奶幾口后,拔出奶嘴,輕拍背部,休息一會再喝.3.吃奶后,不要平臥,讓寶寶右側臥,每次吃奶后,輕輕拍寶寶背部,幫助打嗝或吐氣,以免引起吐奶.如果經以上方法處理,如果還是吐奶明顯,或伴有其它病理現象,建議看醫生.
2016-02-19 04: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您好,這是正常現象,您說的這種情況叫做溢乳.指導意見:大部分孩子在新生兒期都或多或少地了同現過溢乳,溢乳不屬于真正的嘔吐,不具有嘔吐時神經肌肉參與的一系列興奮反射過程.溢乳在出后不久即可出現,主要表現為喂奶后即有1~2口乳水返流入口腔或吐出,喂奶后改變體位也容易引起溢乳.溢出的成分主要為白色奶水,如果奶水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可以含有乳凝塊.溢乳不影響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生后6個月左右消失.一般認為,溢乳的原因是新生兒食管的彈力組織及肌肉組織發育不全所致,無需給予特殊處理.生活護理:但是,由于非醫學專業的對溢乳與嘔吐的區別不太明確,而且新生兒的嘔吐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全,胃容量小而呈水平位,胃入口(資門)處括約肌較松,因此,容易發生嘔吐,尤其在喂養不當時更容易發生.但是很多新生兒疾病,包括先天性畸形等,常常首先出現的癥狀也是嘔吐,因此必須對它重視,以免延誤對各種疾病的及時診斷,失去治療的機會.所有雖好是找專業人員鑒別一下.
2016-02-18 12: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針對新生兒吐奶塊的情況,列舉如下,新生兒吐奶塊解釋如下,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孩子來說由于其本門部位發育不是很完全的,因此容易出現吃奶后出現反奶的情況,因此必須對癥處理的對于孩子的這個情況是可以進行預防的,可以給孩子喂奶后進行排后背,具有很好的效果的。還有就是一定要注意給孩子弄后不要直接就躺下睡覺
2016-02-18 10: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