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術后右側盆腔長瘤治療方法咨詢
各位醫生你們好,看了各位醫生的簡歷對你們的醫術和醫德很敬重,在這里有個問題向你們咨詢一下,期盼您給予解答。我母親半年前做得子宮內膜癌手術,當時是一期,手術方法是:子宮及附件全部切除,清掃淋巴節。但因當時右側淋巴節有些紅腫,所以沒有清掃。現在復查,在右側盆腔長個7CM*5.8CM的瘤子,并且髂外動脈從中間穿過。我們現在采取的治療方法是調強放療,目前瘤子已經小了很多。打算做完五周的放療做到5000戈瑞再做化療,請問您這種方法是否可行?還是現在就結合著做化療?另外,這個有髂外動脈穿過,癌細胞會不會滲透到血液中,轉移到其他的地方,最好轉移到哪個部位?轉移后應該采取什么方法治療那?我們在以后的檢查中應該多檢查什么部位?期待著您的解答,不勝感激。祝您身體健康,合家歡樂!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子宮內膜癌術后出現右側盆腔瘤,治療方案的選擇較為關鍵。需要綜合考慮腫瘤情況、患者身體狀況、治療效果及可能的轉移風險等。 1.治療方案選擇:調強放療結合化療是常見的治療策略。放療可縮小腫瘤體積,化療能進一步控制腫瘤細胞。但具體何時開始化療,需根據患者對放療的耐受及腫瘤變化情況決定。 2.癌細胞轉移風險:髂外動脈穿過瘤體增加了癌細胞入血轉移的風險。常見轉移部位包括肺、肝、骨等。 3.轉移后的治療:若發生轉移,治療方法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具體方案取決于轉移部位和腫瘤特征。 4.后續檢查重點:以后的檢查應重點關注盆腔、腹腔的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磁共振等,同時監測腫瘤標志物。 5.患者身體狀況:治療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況,如血常規、肝腎功能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綜合而言,對于子宮內膜癌術后的這種情況,治療方案需個體化制定,密切監測和評估,以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
2025-01-20 16: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一、可以先放療,等腫瘤小了后再化部,必要時可以再手術。二、以后的復查,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做PET-CT,對腫瘤的復發,轉移等比較敏感。
2016-02-18 13: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