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喝了治療痛經的中藥后長疙瘩且又疼又癢,可能是藥物過敏、內分泌失調、皮膚感染、接觸性皮炎、藥物不良反應等原因導致。 1.藥物過敏:部分人對中藥中的某些成分過敏,引起皮膚出現疙瘩、瘙癢和疼痛。常見的過敏原有花粉、動物毛發等。治療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馬來酸氯苯那敏。 2.內分泌失調:痛經可能本身就與內分泌紊亂有關,喝中藥后內分泌調整過程中可能出現皮膚問題。 3.皮膚感染:皮膚清潔不當,滋生細菌或病毒,引發感染,出現癥狀。可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等。 4.接觸性皮炎:接觸了某些過敏原,如化妝品、衣物材質等。 5.藥物不良反應:中藥成分復雜,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不良反應。 出現這種情況后,應停止服用可疑藥物,避免搔抓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
2025-01-21 12: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這個情況來分析,考慮是過敏的現象,服用撲爾敏和維生素C,積極進行抗過敏治療的
2016-02-17 03: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