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酮尿如何治療,是何病表現?
新生兒血篩出甲基丙二酸值高是125,半個月后復查是2731,經B12針劑5天治療后結果為0,但是乳酸188,3-羥基丙酸46,丙酮酸47,治療前后結果差不多,報告上提示說酮尿,現口服左卡尼汀0.25/次,2次/日,甜菜堿0.5g/次,3次/日,B12針劑1mg/次/周,請問針對酮尿有治療方法嗎?酮尿是哪種病的臨床表現嗎?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新生兒酮尿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代謝性疾病、營養失衡、內分泌異常等。治療方法需根據具體病因確定,包括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等。 1. 代謝性疾病:如甲基丙二酸血癥,可能導致酮尿。治療重點在于糾正代謝紊亂,補充相應的維生素和輔酶。 2. 營養失衡:新生兒喂養不當,營養攝入不足或不均衡,可能引起酮尿。此時需調整喂養方式,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 3. 內分泌異常:某些內分泌疾病影響激素分泌,也可能出現酮尿。需要針對具體的內分泌問題進行治療。 4. 感染因素:嚴重感染時,身體代謝異常,可能出現酮尿。積極控制感染有助于改善。 5. 遺傳因素:部分遺傳疾病可能導致酮尿,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總之,新生兒酮尿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分析各項檢查結果,明確病因后進行個體化治療。同時,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癥狀變化,定期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復查。
2025-01-19 14: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甲基丙二酸血癥或甲基丙二酸尿癥是先天有機酸代謝異常中最常見的病種,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其臨床特點是嚴重間歇性酮癥酸中毒,血,尿中甲基丙二酸增高.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除遺傳缺陷外,轉鈷胺素Ⅱ缺陷,慢性胃腸與肝膽疾病,長期素食,特殊藥物治療可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引起MMA;母親長期維生素B12攝入不足造成胎兒維生素B12缺乏亦可導致嬰兒繼發性甲基丙二酸血癥.甲基丙二酸血癥雖有多種生化缺陷,但臨床表現類似.起病早一般于新生兒或早嬰兒期發病常見嗜睡,生長發育不良,反復發作性嘔吐,脫水,呼吸窘迫和肌張力低下.部分有智能落后肝大和昏迷.治療原則為減少代謝毒物的生成和/或加速其清除,主要方法包括限制某些飲食攝入以及通過藥物,器官移植等方法進行治療.飲食治療有效.應盡早開始限制蛋白質攝入量,減少甲基丙二酸前體氨基酸的攝入,左卡尼汀和口服抗生素可能有效.絕大部分的遺傳性代謝性疾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更為重要.遺傳性代謝病的產前診斷是生化遺傳,分子遺傳和臨床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價值.
2016-02-16 11: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甲基丙二酸血癥給予去除異亮氨酸,纈氨酸,甲硫氨酸和蘇氨酸的特殊奶粉及左旋肉堿治療為主.維生素B12治療有效型一般恢復較好,維生素B12治療無效型一般愈后較差,具體建議積極到大型醫療機構進行治療觀察為宜,
2016-02-16 05: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甲基丙二酸血癥(methylmalonicacidemia)也稱甲基丙二酸尿癥,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它使身體無法正常代謝掉食物中的四種氨基酸,造成體內毒性物質的增加,導致腦組織,腎臟受損這類孩子最常見的表現為嗜睡,喂養困難,反復發作嘔吐,肌張力低下,氣促等,嚴重者可有抽搐,昏迷等。孩子不愛吃奶本就是此病的癥狀。遺傳代謝病并非均為不治之癥.部分患兒診斷明確后通過針對性的治療,病情可有不同程度的緩解.如生物素治療“多種羧化酶缺陷病”療效明顯,維他命B12對“反應性甲基丙二酸尿癥”治療療效不錯,而“苯丙酮尿癥”,“丙酸血癥”患兒用低蛋白的飲食療法,都能避免或延緩病情的進展.
2016-02-16 03: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治療原則為減少代謝毒物的生成和/或加速其清除,主要方法包括限制某些飲食攝入以及通過藥物,器官移植等方法進行治療.急性期治療甲基丙二酸血癥急性期治療應以補液,糾酸為主,同時應限制蛋白質攝入,供給適當的熱量.如果出現低血糖,可先行靜脈注射葡萄糖1~2g/kg,隨后補充10%的葡萄糖溶液[1].若持續高氨血癥(血氨>600μmol/L),則需要通過腹透或血液透析去除毒性代謝物.為穩定病情可用左旋肉堿,100~300mg/kg/d,靜滴或口服;VitB12,1mg/d,肌注,連續3~6天.MMA長期治療飲食治療原則是低蛋白,高能飲食,減少毒性代謝產物蓄積.使用不含異亮氨酸,纈氨酸,蘇氨酸和蛋氨酸的特殊配方奶粉或蛋白粉[16].由于這些氨基酸為必需氨基酸,故特殊配方奶粉不能作為蛋白質的唯一來源,應進食少量天然蛋白質.維生素B12無效型患兒以飲食治療為主,天然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0.8~1.2g/kg/d,蛋白質總攝入量嬰幼兒期應保證在2.5~3.0g/kg/d,兒童每天30~40g,成人每天50~65g,不足部分由特殊奶粉或蛋白粉補充.維生素B12有效型患兒蛋白飲食限制不需過于嚴格,尤其對于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兒,維生素B12治療效果顯著,大部分患兒不需要特殊奶粉治療,對于確實需要者,由于自身蛋氨酸合成障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監測血液中蛋氨酸濃度,以防蛋氨酸缺乏.藥物治療①維生素B12:用于維生素B12有效型的長期維持治療,每周肌內注射1mg,1~2次,部分患兒可口服甲基鈷胺素500~1000μg/d.也有研究提出肌注鈷胺素較口服更能有效地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甲基丙二酸的水平[17].羥鈷胺治療后,約90%的cb1A患兒癥狀好轉,40%的cb1B患兒體內甲基丙二酸水平降低.②左旋肉堿:促進甲基丙二酸和酯酰肉堿排泄,增加機體對自然蛋白的耐受性,常用劑量為50~100mg/kg/d,急性期可增至300mg/kg/d,口服或靜脈滴注.③甜菜堿:用于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兒,500~1000mg/d,口服.④葉酸:用于合并貧血或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兒,10~30mg/d,口服.⑤維生素B6:12~30mg/d,口服.⑥甲硝唑(10~20mg/kg,tid)或新霉素(50mg/kg,tid),可減少腸道細菌產生的丙酸,但長期應用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應慎用.⑦氨基甲酰谷氨酸(50~100mg/kg/d)以及苯甲酸鈉(150~250mg/d)治療,可改善高氨血癥以及高甘氨酸血癥.⑧應急時使用胰島素或生長激素,可增加蛋白及脂質合成并改善體內代謝.肝,腎移植治療對于維生素B12無效型且飲食控制治療效果較差的患者可嘗試肝臟移植治療.研究表明肝移植僅能部分糾正MMA代謝缺陷,不能預防腎臟以及神經退行性病變的進展.腎移植可糾正腎衰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甲基丙二酸濃度.也有研究認為肝-腎聯合移植可能比單獨肝移植要好,但其長期預后及移植存活率仍不確定.預后甲基丙二酸血癥患兒的預后主要取決于疾病類型,發病早晚以及治療的依從性.維生素B12有效型預后較好,其中cblA型預后最好,70%健康生存;維生素B12無效型預后不佳,mut0型預后最差,60%死亡,40%發育顯著遲緩.新生兒發作型患兒死亡率達80%[10],遲發型患兒臨床進程較穩定且程度較輕.近年來,甲基丙二酸血癥患兒預后明顯改善,死亡率有所下降.mut0型患兒一年生存率由70年代的65%上升到90年代的90%,五年生存率也由33%上升到80%.患兒死亡年齡平均為2歲(5天~15歲),總死亡率為36%.近年來隨著診斷技術的提高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普及,甲基丙二酸血癥的診斷越來越早,有利于早期有效的治療并改善長期預后.還是建議去正規的醫院檢查確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做系統的治療
2016-02-16 01: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