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鑒別診斷與治療
突然出現的嘔血約300毫升和便血500毫升,都為黑色,無明顯誘因,精神尚可,食欲不振,食量減少,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我初步診斷為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的鑒別診斷與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由肛門排出血液或糞便帶血,稱為便血或血便。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種表現。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所有引起嘔血的疾病都可以有便血。
2016-01-11 22: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急性胃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見原因,約占70%左右。引起急性胃出血的常見疾病是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癌、出血性胃炎及口服阿司匹林、考的松等藥物引起的急性潰瘍、嚴重燒傷和大手術等引起的應激性潰瘍等。1、嘔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惡心嘔吐的,便可有嘔血表現。若出血后立即嘔出,血液呈鮮紅色;若血液在胃內停留一段時間,經胃酸作用后再嘔出,則呈咖啡渣樣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從腸道排出。由于血紅蛋白經腸內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鐵,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樣黑便。只有當出血量大,血液在腸道內通過很快時,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紅色,或偶爾呈鮮紅色。一般而言,當出血量大時,有黑便又有嘔血;當出血量小時,常常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腸,嘔血較少見。2、出血引起的全身癥狀: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僅在長時間出血后出現貧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則可出現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蒼白,甚至血壓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現。3、原發疾病的癥狀: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潰瘍病、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腸癌、急性胃粘膜損傷出血等。若為潰瘍病出血,則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為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則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臨床表現。
2016-01-11 16: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如果考慮不是肛周的出血的,再檢查下腸鏡。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不一樣嗎。
2016-01-11 07: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胃腸吻合術后的空腸潰瘍和吻合口潰瘍。2.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門脈高壓性胃病、門靜脈炎或血栓形成的門靜脈阻塞、肝靜脈阻塞(Budd-Chiari綜合征)3.上消化道鄰近器官或組織的疾病。⑴膽道出血:膽管或膽囊結石、膽道蛔蟲癥、膽囊或膽管癌、肝癌、肝囊腫或肝血管破裂⑵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腸:胰腺膿腫、胰腺炎、胰腺癌。⑶胸主動脈瘤破入消化道。⑷縱隔腫瘤或膿腫破入食管4.全身性疾病在胃腸道表現出血a.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b.尿毒癥。c.結締組織病:血管炎。d.應激:嚴重感染、手術、創傷、休克、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及某些疾病如腦血管意外、肺源性心臟病、重癥心力衰竭等引起應激性潰瘍和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e.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
2016-01-11 04: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消化道出血可分為上消化道出血跟下消化道出血,出血的器官可有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肛門等器官,消化道出血可有嘔血跟黑糞,不同的出血部位顏色也會不一樣的,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因為出血量多引起貧血,乏力,頭暈,血壓脈搏降低減弱,四肢發涼等癥狀治療也得針對病因治療,建議要去醫院檢查出血部位,然后對癥治療
2016-01-11 02: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