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你好,胃下垂的治療,要以功能鍛煉和飲食調節為主。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著重對腹肌進行鍛煉,沒有體育器械者,可采取仰臥起坐的簡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做累為止。飲食要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而富于營養的食物,餐后應臥床休息45分鐘至1小時,以減輕胃的負擔;減少站立時間,避免過度勞累。腹脹、惡心明顯者,可服用嗎丁啉、維生素B6以促進胃蠕動、增加胃的張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2016-01-09 21: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胃下垂本病系胃的位置小降,胃下界最低點在髂嵴連線以下。常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全身其他病狀,并有腹肌松弛,體重減輕等體證。(病因病理)現代醫學認為,胃下垂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乃由于胃平滑肌或韌帶松弛所致。患者因長期勞累,大腦過渡疲勞,強烈的神經刺激和情緒波動不斷作用于大腦皮層,使皮層和皮層下中樞功能失調,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逆使胃緊張力減弱,蠕動緩慢,機能減退。但少數患者,因胃腸蠕動亢進,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較短,營養物質不易被吸收,消化功能低下,故日漸消瘦,也可導致胃下垂和其他內臟下垂。引起胃下垂的原因有先天和后天兩種。1.先天性多見于無力型體形者。身體素若,胸廓狹小,皮膚蒼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肌肉營養不良,第十肋游離等。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可并發其他內臟(如腎、肝、脾、橫結腸、子宮等內臟下垂),所以又叫全內臟下垂。2.后天性多與慢性消耗病合并存在或在大病初愈之后;為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并發癥。如慢性胃炎、猩性潰瘍等;腹肌松弛或腹內壓降低,如婦女多次生育,腹部腫瘤切除術,體重突然減輕,或胸腔內壓增加,如長期咳嗽、悶氣、心界下移等,均可引起胃下垂。祖國醫學雖無“胃下垂”病名的記載,但認為此癥乃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所致。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納,以降為順;脾主運化,以升為和。兩者一納一運,一升一降,互相配合,在心肺的作用下,將水谷精微輸布于全身,以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活動。由于稟賦不足,機體素弱,七情內傷,飲食勞倦等,均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升降失調,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可導致胃下垂和其他臟器下垂。(臨床表現)1.消化系統癥狀患者食欲減退頑固性腹脹,以食后癥狀尤為突出,經常噯氣不止,左腹有下墜感和壓迫感,且于食后或行走時加重,平臥時減輕。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或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胃部多有悶痛、隱痛,劇烈疼痛比較少見,患者食欲明顯降低,并有畏食、厭食的表現。2.全身癥狀多表現為逐漸消瘦,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等癥狀。3.體征患者身體瘦長,皮下脂肪缺乏,肌張力低下,直立時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顯振水音,腹肌松弛,左下腹觸壓明顯疼痛。少數患者可見肢體多關節松弛。4.X線檢查X線觀察一般可見胃的位置下降、緊張力低下蠕動波稀疏,滯留物較多,胃由膨大型變為袋形或其他胃形。胃下垂的診斷標準,一般以胃距髂嵴連線4厘米視為正常。按下垂的程度,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度,5到8厘米為輕度下垂;9到十二厘米為中度下垂,十三厘米以上為重度下垂。根據病史,消化系統典型癥狀及全身情況,結合體征預X線檢查,對其診斷并不難。根據X線鋇餐透視與攝片,還可與吸收不良綜合征、惡病質、胃腸神經官能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相鑒別。(辯證論治)胃下垂乃脾胃失和,中其不足,氣虛下陷所致。治療當以溫中健脾,益氣升舉為原則。(基本手法)1.推揉背俞健脾法單掌或掌根交替推顫,雙拇指重疊頂推,疊掌上行攏揉,雙掌快速交替推搓背部膀胱經內側線大腸俞至膈俞一段,在主要穴位上,頂推時應重點刺激,以上手法自下而上,以左側為主,反復操作約十分鐘。2.壓推三穴提胃法單肘按壓三焦俞,在保持壓力的前提下,緩慢上推至脾俞,熱后輕輕抬起,再重復以上動作。3.揉壓腎俞固本法雙掌根同揉,對擠、按壓雙側腎俞。亦可左右撥動。4.推顫腹部益氣法兩手掌自右下腹交替推、顫至左上腹,兩手多指揉撥腎區后,捧攏腹肌向上推顫;單手多指左右輕撥腹直肌,自下而上;疊掌上行揉左側腹部胃經路線,掌根揉關元,拇指揉脘,單指壓顫膻中穴等;以上手法應反復操作約8分鐘。5.牽拉肢體升舉法雙拇指分拿患者雙合谷或雙行間,令患者肢體屈曲,待肢體伸展時加外力牽拉抖動,患者應配合深呼吸,反復十次;平復后揉孔最、足三里,按壓公孫。6.對癥處理手法若患者伴左下腹墜疼,可按壓大腸俞、中脘、重壓粱丘;腹瀉者可采用掌搓八繆;便秘嚴重可側指敲擊結腸部位;腹脹嚴重者可握拿背肌;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加捏脊法;失眠者,可同時按壓雙神門,交替壓兩側枕骨下緣;合并腎下垂者,可采用上摩百會,中按揉關元、擦搓、揉涌泉穴。【附】胃下垂醫療體操1.腹式呼吸舉腿法(1)兩腿交替抬舉法配合腹式呼吸,兩腿交替伸直,抬舉90度停片刻放下,反復數次。(2)兩腿一齊抬舉法配合腹式呼吸,雙腿伸直,一齊抬舉至最大限度,稍停片刻放下,反復數次。2.雙足空中蹬車法屈膝曲髖在空中作蹬自行車動作1~2分鐘。3.雙手抱膝屈腰法雙腿舉至90度屈膝,然后兩手抱膝,屈髓抬髖使腰部屈曲,復原休息片刻,反復數次。4.仰臥起坐收腹法雙下肢伸直靠緊,兩手十指在枕部交叉,腹直肌用力收縮,同時上身抬起坐立,再慢慢躺下還原,休息片刻并逐漸增加其次數。5.收腹抬臀縮肛法屈膝抬臀,足蹬床面,然后收腹抬臀,肛門緊縮停半分鐘后,臀部著床,腹肌放松,休息片刻,復作數次。6.靜臥雙掌摩腹法雙掌緊貼下腹部,循順時針方向掌揉全腹部(自下腹起經右下腹向上,橫過上腹,轉向左側,向下至左下部,循環全腹部),連續摩揉10至20遍。注意:此醫療體操,有利于鞏固療效,但在進食前后一小時內慎用。【附2】腎下垂醫療體操第一節腹式呼吸口呼鼻吸,呼時收腹,吸時鼓腹。第二節仰臥半坐拾起上身至半臥位,兩臂前平舉,呼氣,躺下,吸氣。第三節單抬腿兩腿伸直,輪流抬高和放下。第四節挺胸頭和兩肘支床面,抬起胸肩部,臀部不動。第五節轉體仰臥,兩臂側平舉,輪流向一側轉體,同時一臂經體前擺,至對側擊掌。第六節雙抬腿兩腿并攏伸直上舉到垂直位,呼氣;放下,吸氣。第七節“半橋”兩腿屈曲,足踩床面,抬起臀腰,同時收緊肛門,吸氣,放下,呼氣。第八節仰臥起坐兩臂舉向頭側,掌心向上,起坐,盡量以手抵足。第九節舉腿側倒1.兩腿伸直上舉至和地面垂直;2.兩腿并攏向左側倒下;3.還原到1:4.兩腿并攏向右側倒下。第十節抬腿剪交1.兩腿伸直拾起約30度,然后左右分開;2.兩腿伸直交叉,右腿在上;3.兩腿伸直分開同1;4.兩腿伸直交叉,左腿在上。第十一節“全橋”頭、兩臂、兩足撐地,抬起臀、胸及肩,吸氣,放下,呼氣。第十二節蹬“自行車”兩腿抬起,交替屈伸,模仿踏自行車動作。說明:1.體力較差時先練1至5節,1至2周后加6至8節,以后酌情增加11、12節,最后加9、10節。2.每節重復1至2個八拍,逐步增加至3至4個八拍。(附3)胃下垂的叩壓診檢查法仰臥位患者飯后屈膝仰臥,醫者立于其側,沿左鎖骨中線自上而下叩診。正常人胃部呈濁音,腸曲呈鼓音。如胃內氣體充盈,胃部可出現鼓音,腸曲鼓音相對減弱,兩種不同叩診音的分界線,即為胃下界。沿叩診線稍用力觸壓,可觸及到一半圓形囊體,用手撥動明顯上移,此囊體的最低點即胃下界。以上叩壓診所得胃下界距髂嵴連線的厘米數(橫指),即胃下垂的實際度數。站立位患者頭、臀、足根緊貼墻壁,(方法同上)。所得結果比仰臥位檢查的胃下約低2至3厘米,這與站立時胃自然下垂或腹肌松弛有明顯關系。以上檢查方法對于腹壁菲薄者準確率較高。
2016-01-09 20: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病情分析:你好,胃下垂一般是中氣不足,氣血下陷引起的,首先需要注意飲食的調理,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配合適當的體育運動,忌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建議服用補中益氣丸治療。
2016-01-09 19: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胃下垂的診斷主要是鋇餐檢查早上空腹檢查,沒什么痛苦,不需要插管和麻醉。胃下垂的原因主要是固定胃的肌肉韌帶的松弛,平時注意不要飽餐,餐后不能接著活動等
2016-01-09 11: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一是不吃生冷刺激難消化食物,二是要少吃多餐,三是避免劇烈運動,四是服用一段時間三九胃泰和果膠鉍和嗎丁啉,補中益氣丸!
2016-01-09 07: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