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鑒別診斷
插鏡至回盲部,回盲瓣呈唇形,闌尾開口未見異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粘膜彌漫小糜爛潰瘍面,表面覆白苔,于乙狀結腸處取活檢3塊。直腸粘膜粗糙、增厚,取活檢3塊。距肛門約20cm乙狀結腸處可見一扁平息肉肉樣隆起,大小約0.3*0.3cm,表面光滑。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敏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對于有癥狀的息肉,應該予以治療,息肉跟生活作息還有飲食習慣都有關系,比如說喜歡熬夜,而且又有喝酒的習慣,還有就是如果你檢查出來有息肉的話,最好是選擇手術治療,因為腸息肉可能導致腸癌,不過腸息肉變為腸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還是建議積極腸鏡下切除。
2018-11-25 20:5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目前摘除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內鏡下行各種摘除法.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而分別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 ①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 ②高頻電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發半球狀小息肉. ③高頻電凝熱活檢鉗法:目前很少應用主要被高頻電凝灼除法和活檢鉗除法取代. ④激光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適于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 ⑤活檢鉗除法:主要用于單發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 ⑥粘膜剝離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⑦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顆以上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 ⑧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長蒂大息肉,難以懸于腸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 ⑨內鏡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將息肉稀疏區以手術切除,這樣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維持大腸正常功能.
2015-12-30 20:2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直腸息肉是泛指直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癥增生的結果,有的息肉可惡變成直腸癌,從肉眼觀察大體相似。息肉可能是癌前病變。目前尚沒有藥物可限制息肉,直腸息肉治療主要是手術摘除,如果是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骶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術后在1.5~2年后再做一次腸鏡。定期腸鏡檢查則是當今國際上通用的最佳方法。祝早日康復。
2015-12-30 19: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對于結腸息肉鑒別診斷的問題你一定要重視,你提到結腸息肉鑒別診斷為你解答如下。定期復查B超,觀察引流管引流量,如果管子沒有東西流出、腹腔積液沒有增加大便又正常的話可以考慮拔管。
2015-12-30 14: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凡從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按病理可分為:腺瘤樣息肉(包括乳頭狀腺瘤)最常見,炎性息肉,腸粘膜受長期炎癥刺激增生的結果,錯構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組織增生,類癌等疾患.臨床上以大腸息肉多見且癥狀較明顯.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征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4.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骶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
2015-12-30 11: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凡從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見的一種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遠側大腸為多,一般均較小,直徑很少超過1厘米,其外形為黏膜表面的一個小滴狀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較寬,多發性亦常見.增生性息肉不發生惡變.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只有手術才能解除病痛.另外,飲食要注意:避免進食冷流食,放置較和時間的偏冷的面條,牛奶,蛋湯等也不能喝.因為食道狹窄的部位對冷食刺激十分明顯,容易引起食道痙攣,發生惡心嘔吐,疼痛和脹麻等感覺.所以進食以溫食為好.不能吃辛,辣,臭,醒的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同樣能引起食道痙攣,使病人產生不適.
2015-12-30 07: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