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幽門螺桿菌感染危害眾多,包括引發胃部炎癥、導致潰瘍、誘發腫瘤、影響營養吸收、具有傳染性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11-23 20:24
1.引發胃部炎癥:幽門螺桿菌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慢性胃炎,患者常出現上腹疼痛、腹脹等癥狀。
2.導致潰瘍:易造成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為周期性、節律性的上腹痛。
3.誘發腫瘤:長期感染可能促使胃黏膜細胞惡變,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4.影響營養吸收:干擾胃腸道正常功能,影響維生素 B12 等營養物質的吸收。
5.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傳播,容易在家庭成員間相互傳染。
6.其他危害:還可能導致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疾病。
總之,胃幽門螺桿菌感染危害較大,一旦確診應及時治療。治療通常采用四聯療法,如奧美拉唑腸溶片+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分散片+枸櫞酸鉍鉀膠囊。治療期間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食物,戒煙戒酒。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防止交叉感染。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囑進行規范治療。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治療主要靠抗幽門螺桿菌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方案的選擇原則是:①采用聯合用藥方法;②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③無明顯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④病人經濟上可承受性。判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效果應根據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療終止后至少在一個月后,通過細菌學、病理組織學或同位素示蹤方法證實無細菌生長。
2015-12-29 14: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發現幽門螺桿菌實驗陽性,應服用抗生素,克拉霉素、羥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呋喃唑酮、鏈霉素、卡那霉素、四環素、士霉素等,都有清除HP的作用,一般可選用兩種,常與胃粘膜保護劑和制酸劑聯合應用。
2015-12-29 11: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幽門螺桿菌感染了,現在出現胃脹等不舒服,考慮是這個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炎癥,需要及時治療。可以考慮去醫院消化科開藥治療,選擇奧美拉唑,痢特靈,阿莫西林等藥物來控制,飲食不要辛辣刺激為宜,祝你健康!
2015-12-29 04: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