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血管性壓迫綜合征的相關疑問
十二指腸血管性壓迫綜合征多發生于什么情況,這種病是一種長期的病嗎,是不是長時間不治療也不會有太嚴重的后果呢,如果治療不及時的話有生命危險嗎,這種病現在都是怎么治的呢?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十二指腸血管性壓迫綜合征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治療不及時可能產生嚴重后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1.發病因素:多見于體型瘦長的人群,腸系膜上動脈起始點位置過低,脊柱前突,十二指腸懸韌帶過短,以及其他先天性解剖異常等。 2.疾病特點:這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疾病,若長期不治療,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貧血、水電解質紊亂等。 3.嚴重后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引起十二指腸梗阻、腸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4.治療方法:癥狀較輕時,可先采取保守治療,如禁食、胃腸減壓、營養支持等。若保守治療無效,可能需手術治療,如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術等。 5.常用藥物:可使用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但使用時需遵醫囑。 總之,十二指腸血管性壓迫綜合征雖不常見,但需引起重視。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改善預后。
2025-01-15 15: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凡診斷為十二指腸血管性壓迫綜合征者,應先采用非手術治療,特別在急性發作期給予靜脈補充營養、禁食、鼻胃管減壓和抗痙攣藥物。癥狀緩解后,可進流質飲食,少量多餐,逐步改為軟食,飯后即采取俯臥位或右側臥位,用上述方法治愈的報道日見增多。營養改善和體重增加使腹膜后間隙的脂肪沉積,或可使癥狀有所改善。
2015-12-16 05: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丁華青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內科
-
因腸系膜上動脈壓迫所引起的十二指腸梗阻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梗阻多無胃腸道前驅癥狀,常繼發于軀干石膏固定、牽引或臥于過度伸展的支架上之后,主要表現有急性胃擴張征象。慢性梗阻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癥狀為嘔吐,多在飯后出現,嘔吐物含膽汁和所進食物。癥狀間歇性反復發作,緩解期或長或短,癥狀可因體位的改變而減輕,如側俯臥、胸膝位等,這是本病特征。嘔吐時多不伴有腹痛,或僅有上腹悶脹不適。緩解期間可能有進食后飽脹、易疲勞、無力、神經過敏、厭食及情緒不穩定等表現,長期反復嘔吐則導致消瘦、脫水和全身營養不良。
2015-12-16 03: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凡診斷為十二指腸血管性壓迫綜合征者,應先采用非手術治療,特別在急性發作期給予靜脈補充營養、禁食、鼻胃管減壓和抗痙攣藥物。癥狀緩解后,可進流質飲食,少量多餐,逐步改為軟食,飯后即采取俯臥位或左側臥位,用上述方法治愈的報道日見增多。
2015-12-16 0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