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億玲 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科
-
患者您好,急性胃炎的癥狀是上浮腹痛痛,脹滿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嚴重者可發熱。你并沒有腸炎,急性腸炎有陣發性或持續性腹痛,腹瀉,大便為水樣,全身發冷,發熱的癥狀。你那只是急性胃炎的癥狀。你應該去醫院進行檢查,對癥治療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抗菌消炎藥!去除病因,進清淡流質飲食,多飲糖鹽水。祝你早日康復!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8-11-21 09:5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急性腸胃炎是由于進食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腸胃粘膜的急性炎癥性改變.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者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檢查:大便常規檢查及糞便培養,血白細胞計數可正常或異常治療:1.一般治療:盡量臥床休息,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鼓勵攝入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2.對癥治療: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如肌肉注射氯丙嗪25-10mg每日,解痙藥:如阿托品.瀉藥:大黃,硫酸鎂等3.抗菌治療:抗生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還有爭議中醫藥治療:1.腸胃濕熱:清熱化濕(葛根,黃芩,木香2.寒濕阻滯:散寒除濕(藿香正氣水)3.食滯腸胃: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保和丸,香連化滯丸)
2015-12-12 08:2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戴光壽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你好:慢性胃炎患者要在飲食方面十分注意:飲食規律,少食多餐,軟食為主;應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煙戒酒,少飲濃茶咖啡及進食辛辣,過熱和粗糙食物;胃酸過低和有膽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禽肉,魚,奶類等高蛋白低脂肪飲食;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水楊酸鈉,消炎痛,保泰松和阿斯匹林等);緩解精神緊張,保持情緒樂觀,從而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強抗病能力;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鍛煉身體.慢性胃炎在中醫多屬于胃脘痛,胃痞證.常見7個類型:a.脾胃虛弱型: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饑飽失常,使脾胃受傷而虛弱,表現為胃脘痞滿脹痛,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倦怠乏力,治療以香砂六君子湯健脾和胃;b.脾胃虛寒型:脾虛較重,脾陽不足,或貪食生冷,損傷脾陽,致陰寒內盛,表現為胃脘隱痛,喜得溫按,飯后痛減,空腹痛重,四肢清冷,治以黃芪建中丸(湯)溫脾暖胃,緩急止痛;c.肝氣犯胃型:情志不暢,郁怒傷肝,肝氣犯胃,氣機阻滯,升降失常,表現為胃脅脹痛,噯氣頻繁,噯氣或排氣后減輕,或伴有心煩易怒,胸悶善太息,頸部憋悶,咽部有異物感等癥狀.治療以氣滯胃痛沖劑疏肝理氣和胃止痛,或加用逍遙丸,元胡止痛片;d.肝火犯胃型:肝氣郁滯,日久化火,肝火犯胃,致胃中灼痛,口苦,心煩,大便干燥,治以清瀉肝胃之火,用左金丸;e.胃陰虧虛型,肝火灼傷胃陰或嗜食辛辣,耗傷胃津,引起胃脘隱痛,知饑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結.治療以一貫煎合芍藥湯滋陰養胃;f.血瘀胃絡型:肝郁氣滯或脾氣虛,日久使血行不暢,瘀停于胃,產生胃脘刺痛或割痛,痛有定處,痛處拒按,舌質暗或有瘀暗斑點.可用失笑散活血化瘀止痛,配合溫養胃氣;g.寒熱錯雜型:既有口苦,口干,口臭,胃中灼熱,想飲食冷物,大便干燥等胃熱癥狀,又有胃部怕冷,進食冷飲食或胃部受寒后引起胃部不適,胃痛,胃脹等脾寒的癥狀.我以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效果很好.希望上述對你有幫助.
2015-12-12 01: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現在給你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西醫藥治療 (1)一般治療:盡量臥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鼓勵攝人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對癥治療: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痙藥:如顛茄8n堪11次,1日3次.止瀉藥:如思密達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療:抗菌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對于感染性腹瀉,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菌素,如黃連素O.3g口服,1日3次或慶大霉素8萬u口服,1日3次等.但應防止抗菌素濫用. 2.中醫藥治療 (1)腸胃濕熱:病起急驟,惡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 方藥: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2)寒濕阻滯:嘔吐清水.惡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并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藥: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藥:霍香正氣水.
2015-12-11 21: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個是胃腸感冒的可能啊,也就是是感冒導致的腸功能紊亂.建議口服幫助消化的藥物山麥健脾口服液治療,口服藿香沖劑,吃東西不要吃得過多,讓腸胃休息休息.多喝水.嚴重的輸液治療.最好還是應該加上抗生素治療.另外注意是否是有感冒啊.還要注意檢查是否是有肝炎啊.
2015-12-11 18: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急性腸胃炎是由于食進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腸胃道粘膜的急性炎癥性改變.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預防腸胃炎的要點:1.飲食有規律很多人在飲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頓,不合口味的就餓一頓,這樣就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進而使胃壁內的神經叢功能亢進,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因此,飲食應該定時定量,千萬不要暴飲暴食.2.注意飲食衛生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內得到充分的磨切,并與唾液混合,這樣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使食物更易于消化.此外,應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飲酒和吸煙.3.保持精神愉快胃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系.
2015-12-11 16: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