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低聚糖吃多影響腸胃是真的嗎
最近電視上的各個保健節目都在說吃什么是最好,提到最多應該是豆類物品,說吃多豆是最好的,而大豆低聚糖也是有這種物質的,大師都在最近說了吃多了不一定好的,而且是會影響到腸胃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大豆低聚糖是一種復雜的物質,其對腸胃的影響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包括攝入量、個體腸道菌群狀況、腸道敏感性、飲食習慣以及基礎健康狀況等。 1. 攝入量:過量攝入大豆低聚糖可能超出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導致腸道內產氣增多,引起腹脹、腹痛等不適。 2. 個體腸道菌群狀況:不同人的腸道菌群組成存在差異。有些人的腸道菌群對大豆低聚糖的分解和利用能力較弱,容易出現腸胃不適。 3. 腸道敏感性:部分人腸道較為敏感,即使少量的大豆低聚糖也可能引發腸道蠕動異常,導致腹瀉等癥狀。 4. 飲食習慣:如果平時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突然大量攝入含大豆低聚糖的食物,腸胃可能難以適應。 5. 基礎健康狀況:本身患有腸道疾病,如炎癥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征等,攝入大豆低聚糖可能加重病情。 總之,大豆低聚糖對腸胃的影響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適量攝入通常不會造成明顯問題,但過量則可能帶來不適。對于腸胃較為敏感或有基礎腸道疾病的人群,應謹慎選擇含大豆低聚糖的食物。
2025-01-09 20: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寡糖的總稱’主要包括水蘇糖、棉籽糖和蔗糖’占大豆中總碳水化物的7-10%。從80年代末’日本首先開創了對各類低聚糖生理功能的研究和應用’其中棉籽糖和水蘇糖對人體腸道中的雙歧桿菌有著非常強大的促進增殖作用’并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長、促進胃腸蠕動、防治便秘、排毒養顏、保護肝臟、降低血壓和膽固醇、防癌抗癌等功能,長期服用,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等利于人類健康的生理功能。因此’大豆低聚糖被認定為功能性特定保健品。
2015-12-11 05: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1:多為口服液,天松“大豆低聚糖”被稱為21世紀的人體新能量,業內人士稱之為無可挑剔的腸道營養佳品,它不被胃部分解吸收,直達腸道,為體內雙歧桿菌的增殖提供必要的營養和熱量。
2015-12-11 02: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糖尿病患者常規治療方法是吃降糖藥或打胰島素治療,但是這需要終身治療,藥物長時間吃會有副作用和依耐性,對肝腎功能也有損害,可以考慮干細胞移植術,平時建議服用琦肽菜籽低聚肽,琦肽菜籽低聚肽被稱為“促胰島素釋放肽”。是一種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作用的肽。根據其特有的空間結構,增強胰島素的穩定性,誘導低活性胰島素恢復有活性的空間結構,從而激活胰島素,增強對胰島素受體的親和性,使葡萄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菜籽低聚肽具有較高的活性,應用酶解-膜分離耦合反應技術,吸收率達到90%以上。
2015-12-11 02: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最好避免直接服用,可以自行選擇:大豆低聚糖是a-半乳糖苷類,主要由水蘇糖四糖、棉子糖和Vabascose等組成。成熟后的大豆約含有10%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一種低甜度、低熱量的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70%,其熱量是每克8.36千焦耳,僅是蔗糖熱能的1/2,而且安全無毒。其保健功能主要有: 1.通便潔腸便秘患者多半是因腸內缺少雙歧桿菌所致。尤其是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腸內雙歧桿菌逐漸減少而極易患上便秘。試驗證明,健康人每天攝取3克大豆低聚糖,就能促進雙歧桿菌生長,產生通便作用。大豆低聚糖還能促進腸蠕動加速排泄。 2.促進腸道內雙歧桿菌增殖經實驗研究證明,每天攝入10-15克大豆低聚糖,17天后雙歧桿菌可由原來的0.99%增加到45%。在腸道內的雙歧桿菌特別容易利用大豆低聚糖,產生乙酸和乳酸及一些抗菌素物質,從而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和腸內因有腐敗細菌的增殖:雙歧桿菌還可通過磷脂酸與腸粘膜表面,形成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生物、膜屏障,從而阻止了有害微生物的入侵和定殖 3.降低血清膽固醇雙歧桿菌直接影響和干擾了p-徑基-p-甲基戊二酰酶A還原酶的活性,抑制了膽固醉的合成,使血清膽因醇降低: 4.和保護肝臟長期攝入大豆低聚糖能減少體內有毒代謝物質產生,減輕丁肝臟解毒的負擔,所以在防治肝炎和預防肝硬化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2015-12-11 01: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