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患者胖了是否代表康復及注意事項
胃下垂請教一下醫生:病史:10年前經透視檢查得了胃下垂,算是中度吧.因為我記得大夫說我的胃都垂到了什么線以下了(那時我很瘦,現在比從前胖了20斤,是在生育了孩子之后胖的)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吃過一些中草藥,也沒長期堅持現在吃多了時會覺得肚子很漲,有時空腹吃了較多油炸食品或硬的食品后會覺得肚子痛.請問:現在我胖了,是不是就意味著我的胃下垂好了呢?我現在是否還要注意飯后要平躺等事項呢?我將非常感謝您的回答!!!(現在我的體質較之十年前有了很大改變,比以前好多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胃下垂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康復與否不能僅依據體重增加來判斷。患者即使體重增加,仍需關注相關癥狀,并注意生活方式。胃下垂的康復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胃韌帶松弛程度、胃動力情況、飲食習慣、運動量以及精神狀態等。 1.胃韌帶松弛程度:胃周圍的韌帶對胃的位置起固定作用。如果韌帶松弛未改善,即使體重增加,胃下垂也可能未康復。 2.胃動力情況:胃的蠕動和收縮能力影響食物的消化和排空。胃動力不足時,胃下垂癥狀可能持續。 3.飲食習慣:暴飲暴食、進食過快或過多油膩、刺激性食物,都可能加重胃負擔,影響胃下垂的恢復。 4.運動量:適當的運動有助于增強腹部肌肉力量,對胃下垂的恢復有幫助。但過度運動或運動方式不當可能適得其反。 5.精神狀態:長期緊張、焦慮、壓力大等不良情緒,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不利于胃下垂的康復。 總之,體重增加不能作為胃下垂康復的唯一標準。患者仍需注意飲食規律、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如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4-12-12 23: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一、西醫治療: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參照慢性胃炎治療。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丁啉19mg,每日3次,或胃復安5-10mg,每天3次。試用ATP治療,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時肌注,每次20mg,每日2次,25日為1療程,間隔5天后再進行第二個療程。必要時放置胃托。二、中醫治療:耳針:選用毫針柄,在耳殼“胃腸區”按壓,尋找敏感點,在此點上加壓2-3分鐘,每日1次。艾灸:取氣海、關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切勿暴飲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煙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活動,特別是進食后。飯后散步,有助本病的康復。保持樂觀情緒,勿暴怒,勿郁悶。要耐心堅持治療、食物調理和康復鍛煉,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有了,定時定量,對體瘦者,應增加營養。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預防本病,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也可采用簡便易學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減少本病的發生。
2015-12-05 18: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代高舉 主治醫師
重慶墊江縣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消化內科
-
您好:概述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病因本病的發生多是由于膈肌懸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韌帶功能減退而松馳,腹內壓下降及腹肌松馳等因素,加上體形或體質等因素,使胃呈極底低張的魚構狀,即為胃下垂所見的無張力型胃。癥狀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癥狀,下垂明顯者有上腹不適,飽脹,飯后明顯,伴惡心、噯氣、厭食、便秘等,有時腹部有深部隱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勞累后加重。長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壓、心悸、失眠、頭痛等癥狀。檢查1、上腹壓痛不固定,可隨體位改變,某些患者觸診時可聽到臍下振水聲,也有少數下垂明顯者同時有肝、右腎及結腸下垂征象。2、超聲波檢查:飲水使胃腔充盈后,超聲波測出胃下緣下移入盆腔。3、X線鋇餐檢查:為胃下垂最可靠診斷方法。胃下垂程度以胃小彎切跡低于髂脊連線水平1~5厘米為輕度,6-10厘米為中度,11厘米以上為重度。治療一、西醫治療: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參照慢性胃炎治療。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丁啉19mg,每日3次,或胃復安5-10mg,每天3次。試用ATP治療,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時肌注,每次20mg,每日2次,25日為1療程,間隔5天后再進行第二個療程。必要時放置胃托。二、中醫治療:耳針:選用毫針柄,在耳殼“胃腸區”按壓,尋找敏感點,在此點上加壓2-3分鐘,每日1次。艾灸:取氣海、關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切勿暴飲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煙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活動,特別是進食后。飯后散步,有助本病的康復。保持樂觀情緒,勿暴怒,勿郁悶。要耐心堅持治療、食物調理和康復鍛煉,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有了,定時定量,對體瘦者,應增加營養。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預防本病,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也可采用簡便易學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減少本病的發生。
2015-12-05 17: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病人的情況:進餐后容易早飽,上腹脹,進食少,進行性消瘦,少量可見上腹痛,部分見餐前餐后左下腹痛。主要是中藥治療,一個療程要一年,需二至三個療程。對患者來講,耐心和信心是重要的。建議:第一少吃多餐,每次不可吃的過飽;第二不能吃太肥膩的東西,會影響胃排空;第三餐后不宜走動過多,可適當平臥位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第四少吃過冷及刺激飲品及食物。
2015-12-05 17: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加強營養 胃下垂的孩子形體消瘦,營養不足,所以應該選用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應豐富一些。由于小兒食量少,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進餐后應該有一段時間平臥,切不可暴飲暴食。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癥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2)全身性康復鍛煉 患兒午飯后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臥床上20~30分鐘。仰臥后雙腿伸直,然后抬高、放下,反復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復做數次。也可在仰臥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晚飯后散散步,回家后再仰臥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后在胃脘部做環行按摩。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3)仰臥起坐鍛煉 患兒仰臥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松,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復做數次。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鐘16~18次。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松。15分鐘后做仰臥起坐,即身體平臥,雙手放于頭后,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臥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后復位。仰臥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 康復鍛煉期間,嚴禁做跑跳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
2015-12-05 17: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