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病毒性肝炎住院,類風濕因子 288 意味著什么及應對方法
小孩犯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療.血清檢查,內風濕因子為288,而正常值僅0-30.這是什么意思?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孩因病毒性肝炎住院,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高達 288,超出正常范圍。這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藥物影響等。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 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升高。需要結合癥狀、其他檢查指標來判斷。 2.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 EB 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免疫反應,導致類風濕因子升高。 3. 藥物影響:治療病毒性肝炎的某些藥物可能影響免疫系統,造成類風濕因子異常。 4. 其他疾病:如干燥綜合征、硬皮病等,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5. 檢測誤差:偶爾檢測結果可能存在誤差,需要復查以確認。 總之,對于小孩這種情況,需要綜合分析,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癥狀變化,配合醫生的治療。
2024-12-13 09: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RF主要為IgM類自身抗體,但也有IgG類、IgA類和IgE類。各類RF臨床意義有所不同。RF是一種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未經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其陽性率為80%,且滴定度常在1:160以上。臨床上動態觀察滴定度多少,可作為病變活動及藥物治療后療效的評價。其他風濕性疾病如SLE陽性率為20%—25%;硬皮病與皮肌炎陽性率為10%—24%,滴定度較低。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和約50%的健康人體內都存在有產生RF的B細胞克隆,在變性IgG(與抗原結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健康人產生RF的細胞克隆較少,且單核細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抑制RF的產生,故一般不易測出
2015-12-05 15: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好專業,看不太明白,不好意思!我想知道這和病毒性肝炎的病發和治愈有什么關聯?謝謝!
2015-12-05 12: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病毒性肝炎與類風濕沒有關系的,是不同的疾病,明確診斷后需要積極治療
2015-12-05 09: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癥和壞死病變為主的一組傳染病。病毒性肝炎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傳播范圍廣泛。我國是高發區,感染率為1/10,按病原學的不同可分為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此外,最近還發現第6~8型肝炎病毒,分別命名為庚型肝炎病毒和輸血傳播的TTV病毒和SENV病毒。其中甲、戊肝表現為急性肝炎,病程自限性,慢性遷延。乙、丙、丁型肝炎常發展成慢性肝炎。庚肝、TTV病毒均為輸血后感染。急性病例多在2~4個月后恢復,乙、丙型和丁型肝炎易變成慢性,少數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發生肝細胞癌,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