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子宮肌瘤等病癥的超聲結果應如何解讀
彩超聲所見:子宮78*79*67mm,宮頸24mm.宮壁欠光滑,肌層回聲不均勻,內短線樣強回聲增多。于宮體左壁分別可見16*11mm、9*10mm的低回聲區,邊界清、形態規整,CDFI:周邊可見少許彩色血流信號。于宮體后壁、左側壁分別可見40*33mm、38*33mm的低回聲區,邊界欠清、形態尚規整,未見明顯包膜回聲,CDFI:其內未見明顯彩色血流信號。內膜前移,厚10mm。宮頸前后唇可見多個大小不等的無回聲區,邊界清,其中最大一直經約10.雙側卵巢可探及。陶氏腔可見少量液性暗區。超聲提示:多發性子宮肌瘤并子宮腺肌病、腺肌瘤(多發)可能宮頸那氏腺囊腫(多發)盆腔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多發性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腺肌瘤、宮頸那氏腺囊腫、盆腔炎等病癥的超聲結果,涉及子宮、宮頸的結構變化、血流信號及盆腔積液等。需要綜合分析,明確診斷,制定治療方案。 1. 多發性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多個低回聲區,邊界清、形態規整或欠清等,與激素水平、遺傳等有關。 2. 子宮腺肌病、腺肌瘤: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導致子宮增大、疼痛等。 3. 宮頸那氏腺囊腫:宮頸腺管口阻塞,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形成囊腫,一般無癥狀。 4. 盆腔炎:盆腔存在炎癥,可由細菌感染等引起,表現為盆腔積液。 5. 超聲檢查意義:通過觀察子宮、宮頸的形態、結構及血流情況,為診斷提供依據。 對于這些病癥,應重視定期復查,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
2024-12-12 01: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朋友,請問你今年多大年紀?子宮腺肌癥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子宮切除可達到根治的目的,但不適于年輕有生育要求者.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具體的最好是到醫院和你的醫生溝通.祝健康!
2015-11-28 07: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西醫一般采取激素和手術的治療方法,但不能根治,建議看看中醫,中草藥調理治療!
2015-11-28 04: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子宮內膜和間質侵入到子宮肌層時稱為子宮肌腺癥,過去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是子宮肌腺癥的最主要的癥狀.甚至比子宮內膜異位癥更劇烈的痛經,而且逐月加重,很多患者即使服用止痛藥都無法緩解,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這個疾病雖然是一種良性疾病,卻也為臨床上較疑難的病癥之一.它不像一般疾病,服用幾個月的藥物,手術就“完事大吉”的.它需要醫患長期的配合,指導治療.它可能會伴隨著患者終生.所以在治療方式上也是盡量以副作用小,損傷性小的方式為佳.隨著中醫中藥的發展,使患者在保全子宮,卵巢健康的前提下達到治療的目的.至少也能使患者和內異癥之間“和平共處”.能以緩和的方式解決就先保守治療觀察一段時間.必要的時候結合外敷,灌腸等方式來治療,促進藥物吸收,內異灶的吸收.多數情況下,治療2個月后痛經癥狀可明顯好轉.
2015-11-28 01: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患者年輕、癥狀不重,可觀察和對癥治療,孕激素、雄激素、棉酚等可減輕癥狀。癥狀嚴重或無須保留生育功能者可作子宮切除,盡量保留卵巢。如合并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者,也盡可能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使患者走向自然絕經。要求生育者,可用激素治療6~12個月,停藥扣希望能在短期內受孕。如系在手術探查時發現,應考慮切除腺肌瘤而保留子宮。
2015-11-27 23: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