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歲女性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效果不佳怎辦
我的愛人今年26歲,在2004年12月的時候每天腹泄10次左右,2005年9月2日去哈醫大二院做的腸鏡,診斷是潰瘍性全結腸炎,活檢是乙狀結腸4塊,病理診斷(乙狀結腸)粘膜重度慢性炎及炎性滲出物,后經中醫治效果還算可以,不過每天還要上5-6次,今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去沈陽軍區總醫院,做完腸鏡的結果是內鏡進鏡60CM,到達末端回腸,腸道清潔尚可,直腸粘膜可見彌慢性淺潰瘍,表面附有白苔,并充血,水腫。距肛門30CM以上至回盲部,腸管僵硬,變細,結腸袋消失可見彌漫的顆粒樣粘膜隆起,質脆,觸之易出血,粘膜下血管紋理模糊,院方給開了口服的還有灌腸的,回來到現在效果還是不太好,我想求求大夫幫幫我,看到她一天一天消瘦下去,我的心里真的放不下,跪求大夫幫我。現在我應該怎么治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半年目前一般情況:每天4-5次病史:結腸炎輔助檢查:結腸鏡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不好第一次問題補充:剛才看到上面都提到水蘇糖,想請你們幫幫我,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免疫、環境、感染和精神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心理調節等。但如果治療效果不佳,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藥物使用是否規范、是否存在其他并發癥等。 1. 病情評估:重新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病變范圍,可能需要再次進行腸鏡檢查和相關血液指標檢測。 2. 藥物調整:根據病情調整藥物,如增加美沙拉嗪的劑量或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等。 3. 飲食管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保持飲食規律。 4. 心理疏導:長期患病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需進行心理疏導。 5. 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6. 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定期復查腸鏡、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監測病情變化。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需要患者和醫生的共同努力,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囑,醫生會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達到控制病情、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2025-01-08 15: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章麗春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您好,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炎癥、消除癥狀、補充丟失的體液和營養。病人應避免食用生冷瓜果蔬菜,以減少對發炎大腸粘膜的物理損傷。不含牛奶制品的飲料可減輕癥狀,值得一試。補充鐵劑可彌補在糞便中不斷丟失的血液,以治療貧血。 抗膽堿能藥物或小劑量的易蒙停和苯乙哌啶用于相對較輕的腹瀉。對更嚴重的腹瀉,可能需要大劑量的苯乙哌啶、無氣味的阿片酊、易蒙停或可待因。對病情危重而又在使用這些抗腹瀉藥物的病人,必須嚴密監視,以免中毒性巨結腸發生。 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或5-氨基水楊酸常用于減輕潰瘍性結腸炎的炎癥,預防其癥狀發作。這些藥物通常采用口服,但也可經灌腸和肛門栓劑給藥。 中重度未臥床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常采用口服皮質類固醇,如強的松。大劑量強的松常可獲得非常好的療效。炎癥控制后,常常給予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或5-氨基水楊酸,強的松則逐漸減量至停用。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幾乎都會產生副作用,大多數在停藥后消失。當輕度或中度潰瘍性結腸炎病變局限在左半結腸(降結腸)和直腸時,可用灌腸給予皮質類固醇或5-氨基水楊酸。 如果病情嚴重,需住院治療,經靜脈輸注皮質類固醇。有大量直腸出血的病人需要輸血和靜脈補液。 對那些需要長程皮質類固醇治療的病人,已經改用硫唑嘌呤和巰嘌呤來作為維持緩解治療的藥物。環胞霉素用于那些病情嚴重而對皮質類固醇無效的病人。但大約一半的這類病人最終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2015-11-26 02: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情況屬于潰瘍性結腸炎,不是普通炎癥,一般藥物很難根治.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建議你用傳統中藥蟲草,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厚樸,三棱,穿山甲,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等配合治療,可以快速治愈不復發.這些藥物能行氣燥濕,升陽祛濕,補脾益氣,,行氣導滯,疏肝健脾,益氣溫腎,消除產生病變的毒素,促進新陳代謝,增加結腸防御功能,改善腸道紊亂的功能,促進腸道黏膜再生修復,提高整體免疫力,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5-11-26 00: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這個有潰瘍性結腸炎,這個一般需要堅持治療,也要通過平時的飲食等調理才能慢慢恢復的。
2015-11-25 20: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和體征是什么? 主要有:腹瀉、血便、腹痛及腸外表現。 當腸壁內層炎癥反應越來越嚴重,并形成潰瘍時,它就失去了從食物殘渣吸收水分的功能。相應地,就會導致糞便越來越松散——換句話說,就是腹瀉。受損的腸粘膜也可導致粘液便。同時,粘膜層的潰瘍也可引起出血,因此產生血便。事實上,持續的失血會導致貧血。 大多數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能會有排便緊迫感和腹部絞痛,而這種疼痛可能以左邊為主,因為結腸下段位于左邊。補充丟失的營養物質,促進恢復。例如,當他/她的疾病處于活動期時(如出現反復血便時),說明腸粘膜是破壞的,此時,少吃辛辣、高纖維食物,而以清淡的軟食為主,少吃多餐有助于腸粘膜愈合,減輕他/她的不適感。 保持適當的營養,這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是很重要的。在慢性病中,保持充足的營養是必須的,尤其是這個病。腹痛和發熱可引起納差和體重下降。腹瀉和直腸出血會使機體丟失液體、營養和電解質。而這些物質的平衡對維持人體功能起著重要作用。 但這并不是意味著患者必須吃某種食物或者不應該吃哪一類食物。除了乳糖不耐受病人應限制牛奶類攝入,嚴重腹瀉者限制咖啡因的攝入外,大多數的醫生會建議患者注意營養均衡進而預防營養的不足。健康的飲食必須包括各種各樣的食物。肉類、魚、家禽類和乳制品(如果耐受)富含蛋白質。面包、谷類、淀粉、水果和蔬菜含有碳水化合物;黃油和植物油含有脂肪;每天補充多種維生素劑可以幫助填補食物的不足。希望能幫助您,祝您健康!
2015-11-25 14: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