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和腹部腫塊反復發作 15 年如何根治
發病15年一直以為是皮膚腫毒,中藥和西藥都吃過,已停用就反復發作,主要的癥狀就是身上背部和腹部出現腫塊,任何逐漸軟化和液化,期間疼痛萬分。一個10厘米以上的腫塊要疼痛1-2個月時間液化,沒有藥物能控制住我希望能夠根治,不要再重復發作化驗、檢查結果:前一周住院治療,所以對血液,血沉都在標準范圍內,我這個病發病以來從未發過燒,食欲一直好,除了身上的痛感,其他與常人無異。這次住院唯一指標就是白細胞超高一些,醫生說是身上腫塊的炎癥造成的,出院的時候測又高了些,醫生說吃激素造成的。我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背部和腹部腫塊反復發作 15 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等。 1. 感染: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導致局部炎癥和腫塊形成。常見的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治療。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系統攻擊正常組織,引發腫塊。治療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3. 腫瘤:良性腫瘤如脂肪瘤、纖維瘤,惡性腫瘤如淋巴瘤、肉瘤等。良性腫瘤一般手術切除,惡性腫瘤則需綜合手術、放療、化療等,化療藥物有紫杉醇、順鉑、氟尿嘧啶等。 4. 代謝性疾病:如痛風,尿酸結晶沉積可形成腫塊。治療包括控制飲食、降尿酸藥物如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 5. 先天性疾?。耗承┫忍煨缘慕M織結構異常也可能導致腫塊反復出現。 總之,對于長期反復發作的背部和腹部腫塊,需要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包括影像學檢查、病理活檢等,以明確病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遵醫囑,定期復查。
2025-01-07 18: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沒有介紹任何癥狀和手術情況所以無法判斷
2015-11-25 10: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早期一般采取手術治療加中藥治療,治愈率很高早期沒有必要進行化療、放療,這些殺傷性的治療會破壞病人的體質,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早期要抓緊時間治療,越早治愈可能性越高
2015-11-25 09: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結節性脂膜炎,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概述本病又稱特發性小葉性脂膜炎或回歸性發熱性非化膿性脂膜炎。本病特征為成批反復發生的皮下結節。結節有疼痛感和顯著觸痛,大多數發作時伴發熱。病因病因尚不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1.免疫反應異常:異常的免疫反應可由多種抗原的刺激所引起,如細菌感染、食物、藥物等。已有報告有的病例于發病前有反復發作的扁桃腺炎。亦有報告本病發生于空回腸分流術后,其盲腸內有細菌大量增殖。此外,鹵素化合物如碘、溴等藥物、磺胺、奎寧和銻劑等均可能誘發本病。2.脂肪代謝障礙:有報告顯示,本病與脂肪代謝過程中某些酶的異常有關。例如血清脂酶有輕度增加或在皮損中可測出具活性的胰酶和脂酶。有的研究還發現本病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當然這種抗胰蛋白酶的缺乏并不可能直接引起脂膜炎,但可能導致免疫學和炎癥反應發生調節障礙本病尚無特效治療。纖維蛋白溶解藥、氯化奎寧、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等有一定療效。在急性炎癥期或有高熱等情況下,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每天40—60mg和非甾體抗炎藥有明顯效果。
2015-11-25 04: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目前是可以采取手術治療的,術后以抗感染治療為主,要保持切口的清潔衛生,多飲水,平時多吃有營養的食物來促進恢復的。
2015-11-24 22: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