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史十多年,病情反復無常,原因與預防?
有個朋友已經有十多年的精神病史,這其間一直都有吃藥,但是總是時好時壞,有時候明明好了一段時間,以為會正常了,可以在毫無癥兆的情況下好失常了,這是什么原因?該怎么預防,平常可以多吃什么來保健?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精神病史長且病情反復,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未規范治療、生活壓力、環境影響、藥物耐受性、自身心理調節能力弱等。 1. 未規范治療:用藥不規律、擅自減藥停藥,都會影響治療效果。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如利培酮、奧氮平、氯氮平等。 2. 生活壓力:工作緊張、家庭矛盾等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可能誘發病情波動。學會放松,如運動、冥想等。 3. 環境影響:不良的生活環境,如嘈雜、混亂等,不利于病情穩定。營造安靜舒適的生活空間。 4. 藥物耐受性:長期使用某種藥物可能效果減弱。必要時醫生會調整用藥方案。 5. 自身心理調節能力弱:缺乏應對負面情緒的技巧。可通過心理治療提升心理調適能力。 總之,對于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綜合多方面進行管理和預防。患者和家屬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調節,以減少病情復發。
2024-12-26 00: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現實生活中工作壓力大,心理負擔重,以及情緒緊張的時候,人們往往容易生病心理療法是精神抑郁癥治療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種。輕度抑郁癥可以不用藥物治療,僅僅依靠心理療法,而中重度抑郁癥治療在采用抗抑郁劑控制病情的同時,心理醫生一般也會輔助實施心理療法配合治療
2015-11-19 19: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