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歲女性例假僅上廁所時有是何因?
性別:女年齡:43我今年43歲,半年前開始例假雖然每月都按時來,可總是上廁所才有,不上廁所就沒有,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絕經綜合征是指婦女絕經前后出現性激素波動或減少所致的一系列軀體及精神心理癥狀.絕經(menopause)分為自然絕經和人工絕經.自然絕經指卵巢內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絕經1.近期癥狀 (1)月經紊亂:月經紊亂是絕經過渡期的常見癥狀,由于無排卵,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則,經期持續時間長及經量增多或減少.此期癥狀的出現取決于卵巢功能狀態的波動變化. (2)血管舒縮癥狀:主要表現為潮熱,是雌激素減低的特征性癥狀.其特點是反復出現短暫的面部和頸部及胸部皮膚陣陣發紅,伴有轟熱,繼之出汗.一般持續1-3分鐘.癥狀輕者每日發作數次,嚴重者十余次或更多,夜間或應激狀態易促發.該癥狀可持續1-2年,有時長達5年或更長.潮熱發作嚴重影響婦女的工作,生活和睡眠,是絕經后期婦女需要性激素治療的主要原因. (3)自主神經失調癥狀:常出現如心悸,眩暈,頭痛,失眠,耳鳴等自主神經失調癥狀. (4)精神神經癥狀:圍絕經期婦女往往感覺注意力不易集中,并且情緒波動大.表現為激動易怒,焦慮不安或情緒低落,抑郁,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緒癥狀.記憶力減退也較常見. 2.遠期癥狀 (1)泌尿生殖道癥狀:主要表現為泌尿生殖道萎縮癥狀,出現陰道干燥,性交困難及反復陰道感染,排尿困難,尿痛,尿急等反復發生的尿路感染. (2)骨質疏松:絕經后婦女雌激素缺乏使骨質吸收增加,導致古量快速丟失而出現骨質疏松.50歲以上婦女半數以上會發生絕經后骨質疏松,一般發生在絕經后5-10年內,最常發生在椎體. (3)阿爾茨海默癥:是老年性癡呆的主要類型.絕經后期婦女比老年男性罹患率高,可能與絕經后內源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有關. (4)心血管病變:絕經后婦女動脈硬化,冠心病較絕經前明顯增加,可能與雌激素低下和雄激素活性增強有關.可以到醫院做以下檢查:1.血清FSH值及E2值測定應檢查血清FSH值及E2值了解卵巢功能.絕經過渡期血清FSH>10U/L,提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閉經,FSH>40U/L且E212U/L,提示卵巢儲備功能降低.治療目的應能緩解近期癥狀,并能早期發現,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癥,動脈硬化等老年性疾病. 1.一般治療圍絕經期精神神經癥狀可因神經類型不穩定,或精神狀態不健全而加劇,應進行心理治療. 2.性激素治療有適應癥且無禁忌癥時選用. (1)適應癥:主要用于環節絕經癥狀,也是預防骨質疏松的有效方法. (2)禁忌癥:①絕對禁忌癥包括已有或可以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生殖道異常出血,6個月內活動性血栓癥,重癥肝臟疾病等,腦膜瘤禁用孕激素.②相對禁忌癥有心臟病,偏頭痛,肝膽疾病史,子宮內膜癌病史,血栓性疾病史,乳腺良性疾病和乳腺癌家族史等. (3)制劑及劑量選擇:主要藥物為雌激素,可輔以孕激素.單用雌激素治療僅適用于子宮已切除者,單用孕激素適用于絕經過渡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劑量和用藥方案應個體化,以最小劑量且有效為佳. 3.非激素類藥物 (1)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鹽酸帕羅西汀20mg,每日1次早上口服,可有效改善血管舒縮癥狀及精神神經癥狀. (2)鈣劑:氨基酸螯合鈣膠囊每日口服一粒(含1g),可減緩骨質丟失. (3)維生素D:適用于圍絕經期婦女缺少戶外運動者,每日口服400-500U,與鈣劑合用有利于鈣的吸收完全.
2015-11-18 14: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43 歲女性出現例假按時來但量少,僅上廁所時有,可能是激素水平變化、子宮疾病、生活方式影響、貧血、精神心理因素等所致。 1. 激素水平變化:隨著年齡增長,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分泌減少,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不足,從而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 2. 子宮疾病:如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等,這些疾病可能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和內膜脫落,導致月經排出不暢。 3. 生活方式影響:長期熬夜、過度勞累、壓力過大、飲食不規律、過度節食或肥胖等,都可能影響內分泌,導致月經量異常。 4. 貧血:身體貧血時,血液供應不足,也會使月經量減少。 5. 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焦慮、抑郁、緊張等不良情緒,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月經。 出現這種情況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有助于月經恢復正常。
2024-12-25 04: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絕經是因人而宜的,一般來說,在我們國家農村一般現在是46-47歲,城市可能稍微偏晚一點,是因為營養好一點,差不多50歲左右,一般的正常絕經年齡是這樣的,但是絕經還和遺傳有關系,比如說母親姐姐絕經早,她可能絕經也早,如果晚一點可能她也晚一點,和遺傳因素也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女進入更年期,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首先是黃體功能呈進行性衰退,卵泡僅發育到一定程度,即自行萎縮,不再排卵;無黃體形成,表現為生育功能衰退,但在卵巢功能衰退的早期,促卵泡激素(FSH)分泌增多,黃體生成激素仍在正常水平.由于體內性功能自身調整作用,FSH可至正常水平,出現排卵性月經周期,因而偶有多年不孕婦女,在絕經前期突然受孕.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巢功能由不穩定到衰退,平衡失調,常常在絕經前表現月經不正常,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出血不止等,而經前緊張綜合征,乳房周期性脹疼,水腫及頭痛等癥狀消失.一般從卵巢功能衰退至月經停止,月經變化的情況有以下3種:1)稀發月經:月經周期間隔時間長,由正常20~30天變為2~3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行經一次.經量可正常或較前減少,間隔時間逐漸延長到4~5個月或半年才行經一次,以后則完全停止.(2)月經周期紊亂:從正常的月經周期變為不定期的陰道出血,有時經期延長或變為持續性陰道出血,淋漓不斷達1~2個月不止;也可發生大量陰道出血,病人可發生貧血,面色萎黃,全身乏力,心慌,氣短.嚴重者血紅蛋白可明顯降低.有的反復出血,一般經1~2年,月經即完全停止.此時醫生要作詳細檢查,首先除外腫瘤引起的出血,對年齡在40歲以上的婦女,應進行全面檢查,或作子宮內膜活體組織檢查.除外腫瘤后,再按更年期月經紊亂治療.絕經前月經周期紊亂是最常見的.據報道,有人對282例絕經前婦女進行觀察,發現其中181例有月經周期紊亂表現,占63.8%.(3)突然絕經:少數婦女過去月經周期及經期一直正常,現在突然絕經;也有的周期正常,僅有幾次月經量逐漸減少,以后月經突然停止.據報道對282例自然絕經婦女進行觀察,發現其中40例突然絕經,占14.1%.因此,多數為前兩種表現.另一部分病人表現為停經一段時間后,發生子宮出血,持續2~4周,血量多少,持續時間長短與雌激素作用持續時間及撤退速度有關.絕經期的診斷需要事后回顧才能確定,無月經至少持續6個月至1年方可確立診斷.祝你身體健康.請給我好評!謝謝!
2015-11-18 18: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婦女絕經前的征兆是怎樣的?不知道婦女絕經前的征兆有哪些?所謂絕經,就是婦女連續12個月沒有月經,但絕經并非一夜之間開始的,而是在一段時間內漸進的過程.婦女絕經的平均開始年齡是47歲,絕經前3~8年為“近絕經期”.進入近絕經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改變,卵巢功能慢慢喪失,近絕經期便開始了——首先是排卵不規則,為配合排卵的大量分泌激素的情況也不再出現,這些變化帶來的后果之一是排血不正常,有些近絕經期的婦女會經期延長,而且出血量大增,有些則是經期縮短而排血量減少,還有些婦女會連續幾個月沒有月經絕經前的征兆除月經周期和排血量出現變化外,近絕經期婦女還會有烘熱,頸,面潮紅,乳房脹痛,陰道干澀,失眠,情緒不穩,焦慮,抑郁,心跳加劇,眩暈的癥狀,另外有一些婦女則會感到精神不集中和容易發怒等.絕經期的診斷需要事后回顧才能確定,無月經至少持續6個月至1年方可確立診斷.
2015-11-18 15: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絕經綜合癥有月經紊亂,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則,經期持續時間長及經量增多或減少,還有潮熱自主神經失調的癥狀,精神神經癥狀等建議你立即去醫院檢查,在絕經前后可能會有其他婦科疾病發生最后衷心的祝愿你早日康復
2015-11-18 05: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