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藥致糜爛性胃炎三月未愈,如何治療?
你好,我是新疆的患者,因治療盆腔炎口服藥物導致糜爛性胃炎,開始時,有噯氣,胃略有燒灼感,胃鏡檢查胃竇部黏膜紅白相間,四壁多發點片狀糜爛,直徑0.2厘米,以小彎側為多,四周黏膜發紅,并有咖啡斑,其余未見異常。檢查中取活檢四塊。幽門桿菌陰性,病理:黏膜顯急性及慢性炎。胃鏡后三天癥狀突然加重,胃疼,燒灼感明顯。醫生開藥:第一周:洛塞克20毫克/天,高舒達20毫克/天,吉胃樂2袋/天,嗎叮林3粒/天;第2`3周:洛塞克10毫克/天,高舒達20毫克/天,吉胃樂3袋/天,嗎叮林3粒/天;第4周另一位醫生:耐信20毫克/天,六味安消9粒/天,溫胃理氣片(中藥)15粒/天;第五周同第四周,效果不明顯,自己加服硫糖鋁膠體3袋/天。第6.7.8周服麗珠得樂,嗎叮林。略有好轉。第3個月服鄭州康復醫院的中成藥,感覺越來越重,疼痛,燒心,口里有腥味,晚上無法入睡,現在已經得病3個月了,還是沒有見好,請問我到底是應該中醫治療還是西醫治療?用什么藥好呢?糜爛性胃炎有無治愈的希望?如果藥有作用,多長時間會感到好感?盼復!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糜爛性胃炎是胃黏膜受損的一種疾病,常見病因包括藥物、酒精、幽門螺桿菌感染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等。治療效果因人而異,一般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病因、病情嚴重程度、患者個體差異等。 1.病因:藥物刺激、幽門螺桿菌陰性感染、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等都可能引發糜爛性胃炎。 2.癥狀:常見癥狀有上腹部疼痛、燒灼感、噯氣、惡心等。 3.檢查:胃鏡檢查是重要手段,可直觀觀察胃黏膜情況。 4.治療:藥物治療可選用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枸櫞酸鉍鉀等,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同時,要注意調整飲食,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規律作息。 5.預后:多數患者經規范治療可痊愈,但部分患者可能病情反復,需長期治療和隨訪。 總之,糜爛性胃炎是可治可控的疾病。患者應保持積極心態,遵醫囑治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定期復查,以促進康復。
2024-12-25 01: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糜爛性胃炎,又稱疣狀胃炎或痘疹狀胃炎,一般僅見飯后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癥狀。平時飲食方面清淡一些,注意一點生活規律,病情會有很大的改善。、
2015-11-18 14: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曉東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有根治的可能,只要選對治療方法就可以根治,還有救是日常生活中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和硬的食物會好些。
2015-11-18 05: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糜爛性胃炎,一般僅見飯后飽脹、泛酸、噯氣、無規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本病常見于成人,許多病因可刺激胃,均可能引發本病,如飲食不當,病毒和細菌感染、藥物刺激等。大多數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等。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個別病人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并可有出血。
2015-11-18 04: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好多糜爛性胃炎患者都喜歡吃藥來進行治療,結果長期吃大量的藥物病情也沒好轉而且總是反復發作,有效治療糜爛性胃炎你可以選擇EGF階梯免疫重組療法,EGF階梯免疫重組療法,即以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現代免疫學為理論基礎,依據“階梯治療”主流治療策略,科學針對遺傳、環境、幽門螺桿菌、菌群、免疫等諸多因素對消化性潰瘍疾病及老胃病的影響,利用EGF表皮細胞生長因子與粘膜受體的有機結合,經細胞內信號傳導途徑促進上皮細胞的分裂增殖,使靶細胞表面特異的高親和力的受體結合后發揮作用,增強抗感染的殺傷效應,促進炎癥反應和激活細胞代謝,全面激活胃免疫系統。得到很多患者信賴。
2015-11-17 23: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