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吃高蛋白食物后出現渾身起疙瘩、半夜肚子痛、頭暈、暈倒以及大便失禁等癥狀,可能是食物過敏、食物中毒、消化功能紊亂、急性腸胃炎、心血管疾病等原因所致。 1. 食物過敏:高蛋白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導致皮膚起疙瘩、腹痛等癥狀。常見的致敏食物有海鮮、牛奶、雞蛋等。治療上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過敏藥物。 2. 食物中毒:食物受到污染或變質,產生毒素,引起身體不適。需及時催吐、洗胃,并根據癥狀進行對癥治療。 3. 消化功能紊亂:腸胃消化能力弱,無法有效消化高蛋白食物。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服用多潘立酮等改善消化功能。 4. 急性腸胃炎:食物不潔或刺激腸胃引發炎癥。治療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以及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5. 心血管疾病:如本身存在心血管問題,進食后可能加重負擔,導致頭暈、暈倒。需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血壓監測等,根據具體情況治療。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日常飲食要注意選擇新鮮、合適的食物,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2024-12-24 19: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這種情況考慮與過敏有關,應該積極抗過敏治療.建議口服氯雷他定,賽庚啶和維生素c.注意飲食.避免容易過敏的食物.如:魚蝦.蘑菇.草莓等.
2015-11-18 12: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機體對直腸內液態和固態內容物以及氣體蓄控能力喪失,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常有腹瀉,輕者糞便排出污染內褲,重者頻頻腹瀉或排出軟便。可發生于兒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瀉不止而去醫院就診。據調查7%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監護期間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時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婦女26%有泌尿婦科臨床問題。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個因素的聯合相互作用,當一個或多個因子的破壞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