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胃下垂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水平,通常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體型瘦長、腹肌薄弱、腹腔壓力降低、胃周韌帶松弛、胃部疾病等。 1. 體型瘦長:這類人群胸廓狹長,身體瘦弱,腹上角呈銳角,容易出現胃下垂。 2. 腹肌薄弱:腹部肌肉力量不足,無法對胃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 3. 腹腔壓力降低:如多次妊娠、腹部過度肥胖后消瘦等,可導致腹腔壓力下降,引發胃下垂。 4. 胃周韌帶松弛:胃膈韌帶、胃肝韌帶等松弛,胃的固定作用減弱。 5. 胃部疾病:某些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長期反復發作,影響胃的正常功能和位置。 總之,胃下垂會給患者帶來不適,如腹脹、腹痛、惡心等。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飲食調整、適當鍛煉、藥物治療等方法改善病情。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胃下垂的發生。
2024-12-22 23: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時,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緣垂墜于盆腔,胃小彎弧線的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約在肚臍水平線上)以下。胃下垂多見子體型瘦長、體質虛弱、腹壁松馳、腹肌薄弱者。產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懸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韌帶松馳無力以及腹部壓力下降,使胃整個位置降低、胃蠕動減弱。婦女產后,腹壓突然下降,或瘦長體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臥床少動的人,容易患此病。輕度胃下垂患者一般無不適感覺,下垂明顯者常見腹都不適、飽脹重墜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勞累后癥狀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噯氣、消化不良、便秘等現象。胃下垂嚴重時,可同時伴有肝、腎、結腸等內臟下垂的現象。診斷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線鋇餐造影,可顯示無張力型胃:胃體呈垂直狀,蠕動無力,胃內滯留液較多,胃小彎弧線最低點在髂嵴連線以下;超聲波檢查可見胃的下緣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電圖描記檢查可見胃電波幅值無論在餐前還是在餐后都低于正常。
2015-11-16 05: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