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小雪節氣過后,也就意味著已經進入冬天,天氣也會越來越寒冷,很多人在冬季吃羊肉的習慣,但怎么吃才能吃出羊肉的營養呢?哪些人不適合吃羊肉呢?
怎么吃?
1、羊肉湯
羊肉湯是冬天補品中的美味之一,它不僅富于營養,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能溫中暖下,補益氣血,強健機體。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
那么羊肉湯既是美味,又是良藥,兼有食補、藥補之功效。
羊肉湯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膻不腥,味道鮮美。羊肉湯的做法是:先將洗凈的羊肉煮熟,肉、湯分放。
食用時,將羊肉切成碎片,在鍋內先放油、蔥、蒜苔(或冬瓜片)等輕炒,然后放羊肉碎片,并加適量肉湯,煮沸即成。
2、烤羊肉
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
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御風寒之功效。
炸羊肉的代表菜有松肉、燒羊肉等。松肉是用油皮包裹肉糜制成條狀炸制而成,色澤金黃,質地酥軟,咸鮮干香。燒羊肉則來源于宮廷菜“鹵煮鍋燒羊肉”。
可選用鮮肥羊腰窩或前眼肉,加作料以小火燜熟至爛,再上油鍋炸,屬于先煮后炸的形式。口味外酥里嫩,咸干酥香,有溫中暖下,益腎強陽之功。但這種做法畢竟油分太大,烹飪過程中由于溫度過高,也會損失不少營養。
3、涮羊肉
涮羊肉能夠較好地保存羊肉中的活性營養成分,但應注意選用的肉片越新鮮越好,要切得薄一些,在沸騰的鍋內燙1分鐘左右,肉的顏色由鮮紅變成灰白才可以吃,時間不宜太短,否則不能完全殺死肉片中的細菌和寄生蟲蟲卵。
鍋湯中溫度要高,最好一直處于沸騰狀態。溫中補氣,健脾暖胃。適用胃寒納差,胃脘部冷痛,畏寒肢冷者。
冬天吃羊肉的五大禁忌
吃羊肉不可隨心所欲,講究健康最重要,一些情況下是不能吃羊肉的。
1、部分病癥忌食羊肉
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干痛、 牙 齦腫痛者,或腹瀉者,或服中藥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
2、不宜與醋同食
酸味的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于體內陽氣的生發,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3、忌與西瓜同食
吃羊肉后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后不僅大大降低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4、忌與茶同食
茶水是羊肉的“克星”。這是因為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5、不宜與南瓜同食
中醫古籍中還有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的記載。這主要是因為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 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極易“上火”。同樣的道理,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
冬季養生 補腎散寒吃羊肉 5款美食滋補秋冬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冬季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于內。因此,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也當講“藏”,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
用于食療時,羊肉性溫,味甘,入脾、胃、腎、心經。
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御寒冷,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后或產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
羊肉,是我國人們主要食用肉類之一,也是冬季進補佳品。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營養。以下的做法最能體現羊肉溫陽補腎的功效。
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補腎食譜:
①羊肉湯
原料: 帶骨羊肉,切塊,花椒、姜片、精鹽、辣椒、蔥條、姜面、芫荽、蔥花各少許。
制作過程:
1、帶骨羊肉切成小塊,投入水鍋內燒開,撇去血沫,入調料、鹽、辣椒、蔥條,改用小火燉熟,將肉撈出。
2、鍋內放原湯,加水稀釋投入鹽面、花椒面、姜面、蔥花、芫荽調成湯,再放入羊肉塊(或片)入碗即成。
②、孜然羊肉
原料:羊肉300克,孜然15克,筍片50克,油1500克(約耗75克),料酒20克,鹽1克,白糖15克,雞蛋30克,味精7克,辣糊30克,水淀粉50克,香油10克,湯、面各少許。
制作過程:
1、羊肉切片放碗里,加雞蛋、淀粉、面,抓勻糊。
2、勺坐油,待油五成熟,下肉片劃開后,放筍片,一起倒出。原勺留油,加辣糊、鹽、糖、味精、料酒、孜然、湯、倒入肉片、筍,顛勺,攏點芡,淋香油,出勺即成。
③、蔥爆羊肉
原料: 羊腿肉(凈,200克)、京蔥(200克)、大蒜頭(1瓣)、花椒粉(少許)、黃酒(20克)、醬油(50克)、鹽(少許)、醋(少許)、生油(少許)、麻油(50克)。
制作過程:
1、交羊腿肉去筋,切成大薄片;京蔥切成旋刀塊,爆炒后就會變成片。
2、將京蔥塊、生油(或豬油)、醬油、鹽、酒、花椒粉、羊腿片拌和在碗里。
3、用生油、麻油、大蒜頭(折碎)熗鍋燒至高熱時,將放在碗里的羊腿片、京蔥等材料倒入,用大武火很快地爆炸幾下,再加少許麻油,醋,起鍋。
④、紅燒羊肉
原料:主料帶皮生羊肉1000克。輔料青蒜葉5克,姜塊50克,蔥結10克,紹酒100克,紅醬油150克,冰糖100克,精鹽5克,味精2.5克,水淀粉15克。
制作過程:
1、將羊肉放入清水鍋內,用中火燒開后,取出洗凈。青蒜葉切段備用。
2、將羊肉、紹酒、紅醬油、精鹽、蔥結、姜塊(折松)放入鍋內,添加清水淹沒肉塊,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末,加冰糖用小火燜3小時左右,見已酥時撈出拆去骨,改世成3、5厘米的方塊,再放入原汁鍋內用旺火稠濃原汁。
稠時加味精、青蒜葉,用水淀粉勾芡,燒開而成。
⑤、羊肉粳米粥
食材: 羊肉150克,粳米100克,生姜5片。
用法: 共煮粥,加油、食鹽調味。
主治: 體虛怕冷,腰酸腿軟,腎虛陽痿,遺精早泄,月經不調,血虛經痛。
中醫功效
如果沒有高血壓、愛熬夜、發燒感染、體質偏熱等問題,就可以享受羊肉。
寒冬臘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節。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于體內,所以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按中醫的說法,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羊肉的吃法很多,爆、炒、烤、燒、醬、涮等等不一而足。不過因為它有一股令人不快的膻味,而受到一部分人的冷落。我建議您在烹調羊肉時,可以加入適量的料酒和生姜,這樣不僅可以去膻氣,還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風味。
發熱的病人、腹瀉的病人和體內有積熱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
有山羊肉、綿羊肉之分。其性味甘熱。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硫胺紗、核黃素、尼克酸、膽甾醇、維生素A、維生素C、煙酸等成分。
凡腎陽不足、腰膝酸軟、腹中冷痛、虛勞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療品。
羊肝性味甘苦寒,能養血、補肝、明目。凡血虛目暗、視物不清、夜盲翳障者可常食之。
羊膽苦寒,能解毒潔膚,可治療風熱目疾、瘡瘍腫毒等癥。
羊髓性味甘溫,能補腎健腦,可治療毛發枯槁、須發早白、失眠健忘、皮膚粗糙等癥。
羊腎(即羊腰子)性味甘溫,能補腎氣、益精髓,可治療腎虛所致的耳聾耳鳴、須發早白。
孕婦注意:
1、孕婦是可以吃羊肉的:羊肉是我國人們主要食用肉類之一,也是冬季進補佳品。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營養。由于羊肉含利于孕婦及胎兒生長發育的物質,無引起癲癇或其他疾病的因子,只要按正常習慣食用,對孕婦及胎兒均無害,更不會致病于胎兒。
2、孕婦吃羊肉有什么好處:羊肉的營養價值高,羊肉比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而且比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對豬肉而言,羊肉蛋白質含量較多,脂肪含量較少。維生素B1、B2、B6以及鐵、鋅、硒的含量頗為豐富。此外,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羊肉熱量比牛肉要高,歷來被當做秋冬御寒和進補的重要食品之一。
3、孕婦吃羊肉注意事項:注意羊肉熱量較高,不要突然吃得太多!對于平時很少吃羊肉的人容易引起上火的現象。在吃羊肉的同時還要注意多吃點清熱去火的清淡食品就可以了。還要注意適當的多喝水,適當的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以及含鈣量比較豐富的食品,進一步增加胎兒的營養。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羊肉是溫熱性的食物,冬天吃羊肉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御寒抗病,可以說是最適合冬天食用的肉類食物。那么,冬季吃羊肉有什么注意呢?下面我們就一……詳細>>
中醫認為,人體衰老與壽命的長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于腎氣的強弱,經常煲一些溫陽固腎的湯水也是不錯的養生之選。詳細>>
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一直強調通過食物的進補來維持身體的健康。由于現代工作忙碌以及經常出現在應酬飯局,很多男性朋友都出現了腎虛的現象。生活……詳細>>
生活中有很多的肉類食材,那么哪種肉類最適合在冬季食用呢?飲食專家介紹,羊肉是冬季最具滋補功效的肉類食材。羊肉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而且有……詳細>>
冬季是進補的一個季節,腎虛是冬季進補的一個方面。那么冬季如何補腎呢?中醫認為腎主藏精,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主發育、生長、生殖。也就說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