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我國是“胃病大國”,在13億人口中,腸胃病患者約有1.2億,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較為常見,發病率分別為30%和10%。
如何養胃?“三辨”養胃法
首先,辨寒熱。很多人的胃疼與“寒涼”刺激有關,如受涼或吃大量生冷食物等;或者平時就怕冷、冬季四肢冰涼、胃口不好等。發作時喜溫喜暖,有時伴脘腹脹滿、舌苔白、口中泛清水等癥。這種情況一般屬于寒邪犯胃,調理重在溫胃散寒,生活中要注意溫補暖胃,少吃生冷食物等。如果平時喜食辛辣、油膩食物,經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泛酸水時有灼熱感,則多屬胃熱疼痛,重在清除胃腸濕熱,日常飲食盡量清淡,少吃羊肉等熱性食物和滋補類藥物。
其次,辨虛實。一般來說,老胃病患者、體質較虛弱者,或老年人的胃疼多屬于虛證。常以胃部隱痛為主,反復遷延,喜溫喜按, 進食后有所緩解,有時伴體倦乏力、大便溏薄等癥狀。調理關鍵在于溫中健脾,生活中要注意局部保暖,堅持少食多餐、充分咀嚼等原則。胃疼伴腹部脹滿、脾氣暴躁,大便干燥或排便黏滯不暢,疼痛部位相對固定,按壓或進食后加劇者多為實證。調理上要清熱瀉胃,注意疏通氣機,平常保持心情舒暢,規律生活作息等。
最后,辨氣血。在中醫看來,胃疼還有“氣血”之分。通常來說,初病在氣,久病在血。以“氣滯”引起的胃部不適,多數既脹且痛,以脘腹脹滿為主,疼痛部位不固定,時而出現時而消失,調理要補中益氣、疏肝和胃,飲食注意清淡、易消化,適當進行體育鍛煉。而“血瘀”引起的胃疼則多為持續刺痛,疼痛部位較固定,有時伴舌質紫暗、嘔血黑便等,治療要活血化瘀,生活中盡量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養胃吃什么好? 兩款比較好的養胃食療方
1、花生小米粥
材料: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紅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適量。
做法:1、將小米、花生仁、紅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然后淘洗干凈,待用;2、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紅小豆煮沸后,改用小火煮 30分鐘;3、放入小米,煮至米爛,花生仁、紅小豆酥軟,再加入冰糖、桂花糖即可。
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內熱者及脾胃虛弱者更適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開胃又能養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嘔吐的功效。
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大棗、紅豆、紅薯、蓮子、百合等,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粥。
2、木瓜排骨湯
原料:1個新鮮木瓜、150克花生仁、500克豬排骨、9枚紅棗,適量食鹽、味精。
做法:首先洗凈木瓜,去除瓜皮瓜子,切成厚片。用清水將花生仁浸泡30分鐘,洗凈剁好排骨,將紅棗核去除。把所有的材料都放進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后用大火煮沸,接著再轉成小火燉煮3小時,之后加適量食鹽、味精即可。每天1到3次,每次150毫升到200毫升,可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潤燥、健脾通便,對于一些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消化不良的時候,或者是在口渴咽干的時候,或咽喉疼痛,都可以食用這款湯品,有助緩解癥狀,滋潤養生。
(責任編輯:鄭永儀 )
胃病是常見的疾病之一,寒冬時節,胃病容易發作或者復發,所以冬季時節我們要注意保護胃部的健康,做好防護避免胃病的復發。那么我們該如何養胃……詳細>>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說明自古以來胃病都是很常見很普及的一種疾病。慢性胃炎的病程遷延,大多無明顯癥狀,部分有消化不良表現,包括上腹飽脹……詳細>>
冬季天氣比較寒冷,為了抵御寒氣,此時胃口大增,甚至有些人出現暴飲暴食的壞習慣,吃火鍋、吃辛辣食物往往成為了首選,殊不知這樣的飲食習慣在給……詳細>>
俗話說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腸胃好才能吃嘛嘛香、干嘛嘛順心!你如果腸胃不好怎么辦呢?以下介紹幾種簡單的腸胃保養方法。詳細>>
應該要如何養胃呢?在都市生活中,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或者等等其他原因都會傷害到我們的腸胃健康。因此,養胃成為了很多人必須要做到的。養胃最佳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