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試想一下,在人體的各種養生方法中,您是否經常忽略了背部養生方法呢?要知道,背部受寒就會導致腰酸背痛,會使肝臟受當傷害。如何進行背部養生,看看中醫有什么好方法吧。
背部養生的重要性
中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都是人體的陽經,背部養好能提升陽氣,使氣血通暢,強身健體。
《養生四要·慎動》說:“背者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薄稊z生消息論·春季攝生消息論》說:“不可令背寒,寒即傷肺,令鼻寒咳嗽。”傳統的度冬健身諺語也說:“老人防寒冷,曝背能延年”。
對背部的保健和科學的刺激,能對五臟六腑的功能調節起到有益而積極的作用,刺激背部經絡調和氣血,春季升陽氣從背部開始,下面一起來看看背部的養生方法。
中醫的五個背部養生方法
一、保暖
中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體的陽經,所以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系,稱為“陽經之?!?,故其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都與脊柱有關,因而,背的寒暖與臟腑的功能息息相關。
背部受寒,就會出現腰酸背疼、肌肉抽搐等問題,并可能導致下肢關節及內臟等的不適,形成病害。尤其是患有風濕痛、支氣管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做好背部保暖十分重要。
二、適度捶打
中醫認為人體的多個穴位系于背部,適度捶打北部可振奮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等,達到消除疲勞、安神等作用,并可強化內分泌及神經系統,提高免疫力。
捶背簡單易行,不受時間約束,通常有拍法(虛掌拍打)和叩法(虛拳叩擊),兩種手法均宜輕不宜重,力求動作協調、節奏均勻,著力富有彈性。
捶背時,雙手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捶擊力度以能使身體震動而不感到疼痛為宜??勺约捍反?,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臥。一般捶背頻率以每分鐘60至100下為宜,
每日可捶背1至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鐘為限。
用叩法捶背應手握空心拳,不應把力用在握拳上,力度應先輕后重,以逐漸適應。
應根據情況變換捶打頻率。如被捶背者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宜采用輕而緩的手法捶背;若被捶背者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時,宜采用強而快的手法捶背。
三、坐行方式
當我們站立時,脊椎承受我們所有的體重,所以站立的姿勢非常重要,而正常的脊椎有一定的弧度,保持及維持正常的弧度能夠減輕脊椎所承受的壓力,所以可以減輕背部酸痛,當我們需要長時間站立時可以輪流將一只腳放在高度約20至30公分高度的腳凳上,如此就可以減輕背部所受的壓力。
現代人的工作花大多的時間坐在椅子上,所以坐姿非常重要,坐的時候背部一定要有椅背的支撐,最好椅背能夠稍有突出的弧度來支撐背部。另外可以將膝蓋的高度稍高于臀部的位置,如此也可以減少脊椎所受的壓力。一個姿勢的維持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就應稍微活動一下身軀,也有助背部的健康。
平時搬運東西要注意減少脊椎的受力,愛護背部。
四、艾灸背部
艾灸可選擇采用艾條懸灸和艾灸器溫灸的方式,不直接接觸皮膚。選擇一定的俞穴部位(如背部的肺俞穴、三焦俞、膀胱俞等),約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個穴位灸10~15分鐘,至皮膚紅暈潮濕即可。此方法個人操作比較困難,且容易出問題,建議去正規中醫院找醫生調理。
五、捏脊
“捏脊”是兒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復5-10遍。其實,不僅小兒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來治療保健。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俞穴,可以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背部養生的方法很多,以上僅僅是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您也可多加注意,做好背部養生工作。
(責任編輯:韓培珍 )
養生是當今的潮流,背部是很多人容易遺忘的部位,那么背部應該如何養生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詳細>>
終于認為肺部是整個身體的縮影,在背部有身體陽經,全身陽氣的運行和脊柱關系息息相關,當背部受寒時會出現肌肉抽搐及腰酸背痛,所以在夏季做好背……詳細>>
背部是人體重要的保健區域,對背部的保健和養生,可以對我們的五臟六腑起到功能的刺激調節,進而讓我們更加健康。人體有四大養生區,即背部區、脊……詳細>>
我們身體上如果出現不舒服多是出現在腰背上,坐久了總是腰酸背痛不舒服,背部可是說是整個人體的全息縮影,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詳細>>
說到養生,很多人都會直接忽略背部。其實,背部的保暖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聊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