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醫學指導:原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嶺南著名老中醫梁乃津教授
每年天一涼胃病就犯,像候鳥一樣,比天氣預報還準。俗話說:秋風起,胃病犯!進入秋冬季節,由于天氣變涼的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造成胃病發作。
此外,秋天晝夜溫差較大,且難免吞入一些冷空氣,并引起胃腸黏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黏膜缺血缺氧,營養供應減少,破壞了胃腸黏膜的防御屏障。所以秋冬季節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
“一夏無病三分虛”是根源之一
前文所講到的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腸易發生痙攣性收縮,胃病高發。還有一部分人沒胃病,但天氣一冷,特別容易出現反胃、腹瀉、胃痛、唾液分泌多的情況,仿佛胃也受涼了,是什么原因呢?
中醫認為:“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天天氣炎熱,悶熱潮濕,人體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造成胃口下降,消化不良,使人極易倦怠、乏力、胃口差等,導致脾虛、胃虛、氣虛,這就是“一夏無病三分虛”的道理。
當我們進食過多增加脾胃負荷、冷空氣對胃部刺激、精神緊張促進胃酸分泌都會讓虛弱的脾胃難以招架,直接表現為隱隱作痛、飽脹等胃病癥狀。
把好秋冬胃病防治“第一道關”
秋冬季節是人體休養生息的季節,略懂養生的人都知道,入秋進補能讓人體抵抗力提高,在整個冬天不容易生病。因此,把我們的脾胃調理好,是我們秋冬進補調理身體的關鍵。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治胃病也一樣,先找對了癥結,再對癥下藥:
1、老年人以及平時身體比較虛弱的人;
2、天氣變冷或勞累后,胃病反復發生的人;
3、發病時癥狀表現并不嚴重,多以隱痛或微脹為主;
4、胃口不好,常出現大便溏稀的情況。
出現以上情況的人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對于脾胃虛弱,中醫脾胃泰斗、嶺南著名老中醫梁乃津教授(原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就常以黃芪、三七、紅參、珍珠層粉和人工牛黃藥材組方(即后來的胃乃安膠囊),通過補氣健脾、行氣活血、消炎生肌,增強脾胃動能,促進胃黏膜的血液循環,提高胃黏膜的抵抗能力。
可見,脾胃虛弱人群是“候鳥式”胃病的高發人群。要把好秋冬防治的第一道關,關鍵是“脾胃同治”,我們可以通過服用一些補氣健脾的藥物,如胃乃安膠囊、補中益氣丸,或者平時的飲食中可以適當用山藥、蓮子、黃芪、瘦肉煲湯來加強我們的脾胃功能。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現代人飲食不規律,作息不健康,很容易就導致胃病。那么胃病應該如何應對呢?怎么才可以治療胃病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詳細>>
有胃病多吃面?這句話是真的嗎?那么,為什么面食能夠養胃,在飲食上我們養胃需要注意些什么呢?http://health.people.co……詳細>>
胃病的多發季節,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朋友,更應格外小心,以防舊病復發。推薦幾款對胃病患者有防治作用的藥膳。詳細>>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認為:“上醫醫治未病之病,中醫醫治欲病之病,下醫醫治已病之病。”“治未病”,即在無病或疾病發生之前選……詳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細心的照顧我們的胃。這樣才是最好的方法。怎么按摩治療胃病?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