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認為:“上醫醫治未病之病,中醫醫治欲病之病,下醫醫治已病之病?!薄爸挝床 保丛跓o病或疾病發生之前選擇一定的時機,應用適當的方法激發經絡之氣,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發生、減輕隨后疾病的損害程度并延年益壽。這種觀點與現代預防醫學的三級防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中醫天然、綠色療法正日益受到人們推崇。炎炎夏日,各大醫院冬病夏治門診開展得如火如荼,正是人們“防病于未然”意識的增強。
根據中醫傳統理論,在一年的24個節氣中,不同的時令節氣容易造成人體某個臟器的疾病高發。因此,中醫會在特定的時節,選擇對該時令臟腑功能有影響的腧穴進行相應治療,從而達到不發病或少發病的目的。因此,除了冬病夏至,還有冬病秋防、春病冬養、夏病冬治等方法。冬病秋防“老胃病”的“節氣貼”就是中醫穴位療法與時令醫學的巧妙結合。
習慣所說“老胃病”是指胃脘隱痛,遇冷加重,腹脹,不欲飲食,呃逆,返酸,大便長期不成形或時干時稀,飲食稍有不慎即小腹墜脹、腹瀉不止等癥狀,均屬于人體正氣不足、陽氣虛弱的范疇,歸屬于現代醫學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腸功能紊亂、結腸過敏、功能性腹瀉等范疇。老胃病往往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秋冬季節發作加重,每次發作持續時間長,夏季則發作有所減輕。
目前,人們對“冬病秋防”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胃腸病患者,這也是引起冬季高發病率的原因之一。《傷寒論》述:“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這種春溫、夏熱、秋涼、冬冷的自然氣候特點從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看,就是“春夏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陰氣盛而陽氣衰?!绷⑶镏?,自然界之陽氣開始逐漸衰減,陰氣漸盛,人體久病本易傷陽,秋冬之時,本不旺之陽更加明顯,陰陽明顯失衡。如果不及時調整,就可能向疾病方向發展。此時可依據經氣盛衰的變化特點借用“節氣貼”的方法以調和經氣,平衡陰陽,則可扶助正氣。
秋天胃病患者有6注意
1、平心靜氣
“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深秋更是草枯葉落,花木凋零,很多人常因此產生凄涼、垂暮之感,憂郁、煩躁等情緒。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癥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2、調節飲食
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涼性食物。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使胃中經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3、準確服藥
秋天不單是腸胃疾病易發的季節,同時也容易患上其他疾病。治療這些疾病的有些藥物對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服后可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保泰松等,如需要服用這些藥物的話,選擇在餐后或就餐中服用為好,胃中有食物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道刺激。
4、經常揉腹
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癥?,F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防止和消除便秘,這對老年人尤其需要。方法是選擇夜間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洗清雙手,取仰臥位,雙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
5、防寒保暖
秋涼之后,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6、適當運動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責任編輯:朱凱 )
文章關鍵詞:
老胃病患者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飲食,否則一不注意就會引起胃病復發,下面介紹的這三種水果,老胃病者最好不要吃。1、鮮棗好吃但棗皮扎胃。冬棗有天……詳細>>
俗話說胃病生百病,患胃病之后必然會影響消化和吸收,從而導致體質下降。那如果真的患胃病,應該如何應對,如何護理呢?詳細>>
豬肚里面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特別適合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食欲不振、小便偏多的患者食用,可以把豬肚和其他食物一起搭配治療胃病效果更好。詳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細心的照顧我們的胃。這樣才是最好的方法。怎么按摩治療胃病?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詳細>>
“十人九胃”,指的是10個人當中就有9個人有胃病。吃進去的食物,首先影響的就是胃。胃每天不停運作,一日三餐,消化吸收之后,將未消化完的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