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艾灸養生是需要分年齡層的,不同年齡的人群艾灸養生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為了可以安全順利的進行艾灸養生,還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和細則。下面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關于艾灸養生的相關常識,千萬別錯過了。
艾灸養生的方法
30歲前灸“肺俞”。年輕人戶外活動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飲,所以很容易感冒。固護肺氣對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義。中醫專家介紹,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于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氣,固護人體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施灸頻率不拘時灸,即感到身體不適或即將感冒時,或進食冷飲后施;隨年壯灸,即在農歷生日當天灸,小兒可灸5分鐘左右,青年灸15分鐘左右。此外,轉季灸,即每月灸兩次,分別在轉節氣的前1-2天施灸。
30至50歲灸“足三里”。步入中年,生活穩定,應酬繁多,思慮過度,運動不足,最傷脾胃。因脾胃損傷,不能充分運化水谷精微,水濕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現了。老中醫專家說,灸“足三里”能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頻率可不拘時灸。“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50歲后灸“關元”。步入老年,腎氣漸疲,元氣漸虧,會出現腰膝酸痛、夜尿頻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勞、視力減退、聽力衰減、脫發白發等癥。《醫經理解》記載:“關元,在臍下三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人生之關要,真元之所存也。”中醫專家表示:該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頻率為一日一次,亦可不拘時灸。
那么,艾灸前后需要注意什么呢?
艾灸養生的注意事項
艾灸前: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飯后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后1小時后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饑,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于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艾灸中如果皮膚表面出現水氣,是體內濕氣排出。
艾灸后: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艾灸后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后再洗澡。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艾灸養生的禁忌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養生之前要多了解,避免出現意外。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當中的灸法,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雖然這種中醫治療方法……詳細>>
現在艾灸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具有保健養生的效果,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延緩衰老,要把握好人生中的4次針灸,讓你安穩健康的度過一生。詳細>>
現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因此中醫養生就越來越受到大家歡迎。有中醫養生習慣的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艾灸養生。想要正確的進行艾灸養生就一定要……詳細>>
艾灸是最常見的中醫養生方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艾灸來進行保養,但艾灸也存在著風險,需要注意安全的禁忌,否則就很容易損傷到身體。在進行艾……詳細>>
艾灸是我國中醫養生常見的方法之一,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艾灸養生的。同時,根據不同的作用,艾灸養生的部位也是不同的。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