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最近天氣炎熱,部分人出現了“苦夏”的癥狀,食欲欠佳,到了飯點沒有胃口,也不容易產生饑餓感。整個人精神狀態差,易疲倦困頓,肢體乏力,原因是夏天暑濕當令,脾虛濕困,則我們常見到諸如上述情況。那么如何順時調理,以適應季節變化,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呢?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在飲食中加入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草藥,既可以增加特有的味道,又能發揮中藥的藥用價值,已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中醫認為,脾虛濕盛,治當以健脾祛濕。常用中藥材豆蔻、砂仁、白術、木香等配伍使用。其中,砂仁味辛,性溫,稍辣,種子氣味芳香而峻烈。常用作香料,在東方是菜肴調味品或佐料。人們常將砂仁用作藥膳于調理脾胃,溫化寒濕。下面介紹一下砂仁的特有功效。
砂仁屬于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藥用果實根據產地的不同一般分為三類。其中廣東春砂仁藥效明顯,品質較優,是市場上運用較為廣泛的道地藥材。初夏賞花,盛夏觀果,每于果實成熟時采摘果穗,低溫烘干即得。中醫認為,砂仁的作用部位在脾、胃、腎,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作用。《日華子本草》記載“治一切氣,霍亂轉筋,心腹痛。”《本草匯言》提及到“溫中和氣之藥也。”所以在臨床應用中,一般有脘腹部脹滿、不欲飲食、惡心嘔吐等癥狀的脾虛感寒,易泄瀉之人適合用本品調理,同樣用于妊娠惡阻,胎動不安之婦人,收理氣安胎之功。后下之砂仁常能溫腎下氣,引火歸元,有虛火上浮表現者可酌情使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砂仁主含龍腦、樟腦等揮發油成分,還含皂苷、微量元素鋅、酮、錳等。其對胃腸功能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低劑量可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健全脾胃運化功能,隨劑量的增加又能抑制胃酸分泌,腸管張力減弱,能解痙鎮痛,并對消化性潰瘍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砂仁辛散溫通,其有效成分在循環系統中亦能維持血液的正常運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有理氣化瘀的功效,其他藥理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藥膳推介
春砂仁鯽魚湯
材料:春砂仁末3克,豆蔻1枚,活鯽魚500克,蔥、姜、黃酒及其他調料少許。
制法:將活鯽魚宰殺處理洗凈,煎至微黃,加入黃酒、蔥姜等調料及適量水煮沸,再將豆蔻打碎制成粉與春砂仁末用紗布包好放入鍋中同煮,魚肉煮熟即可。
專家點評:砂仁化濕開胃消食,溫脾胃止瀉、止嘔,并能行氣寬中,配以豆蔻燥濕健脾,溫胃止嘔,加強理脾胃之效。同時鯽魚營養成分高,富含蛋白質并提供人體其他必需成分,能滋養臟腑,健脾胃。所以本品是一款調養脾胃、行氣化濕的食療方,味道鮮美,芳香誘人,食欲不振、體虛水濕內盛、脘腹脹痛的人群可多食用,同時也可用于有妊娠反應的早期孕婦。
砂仁性溫,陰虛有熱、火熱內熾者忌服。有些人口服時偶有過敏反應,也不適合使用。
選購要點
市面上以春砂仁為多見,當優選大個頭、橢圓形或卵圓形、外表棕褐色并密生刺狀突起,果身堅實、飽滿,果皮薄而軟、搓之不易脫落,聞之有濃烈的芳香氣味,嘗之味辛涼微苦之品。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夏季氣溫越來越高,有的地方氣溫高達40℃以上,從而讓人們出現全身無力、沒有任何食欲、胸口悶痛、心慌,這就是苦夏,雖然不是病,但是會對身體……詳細>>
食欲不振,精神不濟,在夏季如果這種狀況伴隨著你,你可能已經進入苦夏。它并不會帶來太大的身體問題,但也不可忽視。詳細>>
夏天是溫度最高的季節,炎炎夏日,驕陽似火,很多人都因此心煩氣躁,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頭疼乏力,精神萎靡,一瘦就是好幾斤。這其實是苦夏的表……詳細>>
砂仁,又稱縮砂密、縮砂仁,是中醫常用的一味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的芳香性藥材。廣東地處嶺南,夏季濕熱較明顯。此時人們貪涼飲冷,容易出現脘腹脹……詳細>>
《珍珠囊》記載,砂仁具有“治脾胃氣結治不散”的功效。《醫理真傳》一書認為本品辛散以通三焦津液,有潤腎燥、調和水火、固精止遺的功效,是一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