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5月6日是今年的立夏節氣,說明已經進入了夏天。有養生習慣的朋友們應該注意什么呢?在這里,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中醫對于立夏時節養生的看法是怎樣的,幫你在這個夏天健康生活。
立夏時節中醫養生指南
老百姓常說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作病——這是什么意思呢?
冬天由于氣血閉藏,儲藏營養,為明年的生發做好準備。冬天不很好地儲藏陰精,春天時容易得熱性疾病。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于閉塞狀態,有助于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于氣血往外走,這時候如果經常開空調,代謝不暢,能不得病嗎?
農村很多上百歲的老人都住平房,因為平房冬暖夏涼,這些老人得地氣,能長壽。現在大家都住樓房,不得不用空調,空調出來的是透骨頭的冷風,年輕人陽氣旺盛可能不覺得,人過中年,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就覺得透骨的涼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冬天的熱風,夏天的寒風都是與時令季節不同的風,就是賊風,對身體健康不利。
夏天,人的氣血由內向外走,外面的氣血越來越旺盛,而里面的陽氣就相對不足了。這時候要用點西洋參輔助你的陽氣,夏天特別熱,出汗特別多的時候會覺得心慌氣短,因為汗液出去的同時,陽氣擴散了。中醫會讓你吃點生脈飲(人參、麥冬、五味子)。這么吃不會上火,是因為人體氣血不足,這是唐代中醫大家孫思邈創造的方劑,是治療暑熱非常有益的方子。人參補中氣,五味子收心氣,麥冬清肺氣,起到了清肺氣、收斂心氣的作用。
除此之外,夏天還要放風寒邪氣哦。
立夏時節需注意寒氣
外界的寒涼之氣,都屬于風寒邪氣。明代醫家張景岳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說明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陽。人體的陽氣隨著四季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冬天氣溫低,萬物凋敝,陽氣活動遲緩,內收封藏。此時,天氣雖冷,但人們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愛貪涼,陽氣反而不易為寒邪所傷。夏至以后,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此外,夏季寒邪還是慢慢累積病根的過程。中醫講“形寒飲冷則傷肺”,很多在夏天反復發作的慢性咳喘、過敏性鼻炎、感冒、發燒,大多是由于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于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不僅如此,寒邪還可能累積在身體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經絡、關節,導致風濕病、關節炎等,也可能讓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嚴重。因此,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
夏季寒邪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受涼,如洗冷水澡、趟涼水、吹空調等;二是從飲食中來,主要是進食冰涼的食物,如冷飲、冰鎮水果等。寒邪入侵最典型的信號是少汗、怕冷、頭生疼,輕則出現手足麻木、關節疼痛,重則可能導致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等問題。門診有這樣一個病例,一位30多歲的女性,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每天都要吹空調和風扇,兩年以后,她得了硬皮病,全身皮膚變硬變黑,并出現內臟損害,這就是寒邪由表入里的嚴重后果。
以上就是小編關于立夏時節中醫養生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今天是立夏時節,在這個時候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想要在這個夏天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況,就要多來了解立夏養生的原則和生活習慣哦。今天,小編來為……詳細>>
現在是立夏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這幾天,全國各地區氣溫逐漸走高,陽光燦爛,中午熱氣逼人,一派初夏氣象。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詳細>>
5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立者,建始也,立夏標志著夏季的開始。立夏時節天氣轉暖,溫度升高,陽氣漸旺,此時植物繁盛,雨水增多,南方……詳細>>
立夏吃什么好?立夏過后,天氣逐漸轉熱,飲食上就多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來看看廣東省中醫院成杰輝醫師給我們推薦的三款立夏食療方吧。詳細>>
夏天應該要如何養生呢?中醫認為,在不同的季節里,養生也會有所不同。養生應該要根據不同的氣候來選擇,在夏天中醫上是如何養生的呢?一起來學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