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夏季養生要注意飲食調整、作息規律、適度運動、情緒管理和防護避暑等。 1. 飲食調整:夏季飲食宜清淡,多吃新鮮蔬果,如西瓜、黃瓜、苦瓜等,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少吃辛辣油膩食物,避免腸胃負擔過重。 2. 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早睡早起,中午適當午休,有助于恢復精力。 3. 適度運動: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增強體質。 4. 情緒管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可通過聽音樂、閱讀等方式放松。 5. 防護避暑:外出做好防曬措施,避免高溫時段長時間戶外活動,防止中暑。 總之,夏季養生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輕松度過炎熱的夏季。
2024-10-23 12: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東輝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立夏”時節,這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代表天氣轉暖溫度明顯升高,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一般雨水會更多。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于心,我們易煩躁不安,節氣輪轉之間,我們怎樣才能安然而平和地過渡到夏季?現代人立夏養生需首“養心”,夏季與五臟的心相應,氣候炎熱,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中醫此“心”非彼“心”——“心為火臟,燭照萬物”。天熱人易心氣浮動,睡不安,吃不好,加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的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其二,心與夏氣相通應,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心在人的各臟器中起主導作用。但是中醫所說的“心”不是心臟這么簡單。西醫認為人的心臟是循環系統的重要臟器,推動血液流動,將氧和營養物質送到全身以供生理所用。而中醫則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令于心,故為君主”,也就是說心在人的各臟器中起主導作用,而且人的精神思維活動與心有關。中醫的心除了心臟外,還包括人的心理因素。因此,夏季養生莫若養性,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要做到神清氣和,胸懷寬闊,思想平靜下來,避免心火內生,做到“心靜自然涼”。雖然冠心病多是冬春發病,但夏天的保養很重要。尤其是初夏之時,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更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切忌狂喜大怒傷心。還需慎防外感,一旦感冒不可輕易使用發汗之劑,以免出汗過多而傷心液。立夏要注意養陽氣——立夏已至,白天漸長,夜漸短,人們的起居應順應自然,做到晚臥早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靜處散步慢跑,呼吸新鮮空氣,可以舒展人體陽氣。同時建議短暫午睡小歇,一般來說睡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為宜,可以避開中暑高峰,又可補充夜間睡眠不足;雖然天氣比較炎熱,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停留在空調房里,溫度也不宜太低,否則容易受非時之寒氣侵襲,損傷人體陽氣;此外不要貪涼飲冷太過,更易損傷脾陽,而出現腹脹、納呆、泄瀉等癥。
2024-10-23 2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