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大暑已來,大暑是夏季最后的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在這樣燥熱的環境下,做好日常的養生是刻不容緩的,那么大暑時節該如何養生呢?下面中醫就為大家介紹大暑時節的養生六妙計。
巧用芳香植物 消暑化濕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心氣容易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御酷暑,而導致中暑等問題發生,出現頭暈、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癥狀。
要化解這些癥狀,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內降溫;保證充足的睡眠;講究飲食衛生,正確的飲食可以幫助人體抵御暑濕的侵襲,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藥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這些食材熬粥或煮湯。
如果已經感覺到頭暈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來緩解頭暈。比如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等,用來煮湯或熬粥。因為新鮮藿香葉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濁、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風熱,利咽透疹,舒肝瀉熱,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但王文輝也提醒,夏季以濕熱為主,服用藿香鮮葉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過度,也不能將其作為治療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為例,煮的時間長了其芳香之氣會消失,就起不到原有效果了,因此最好在粥、湯煲好前的幾分鐘才放入。
姜暖脾胃能消暑
姜可做姜湯、姜粥,炒菜時放點姜絲,燉肉、煎魚加姜片,也可在做餡時加點姜末。唐代醫家李絳的《兵部手集方》中,有一款驅寒功能能較強的藥膳——生姜紅棗粥(生姜絲15克,紅棗5枚,粳米100克),對夏季厭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有消瘦、面色偏紅、口干舌燥、喝水多而不止渴等陰虛內熱現象的人,不適合食用此粥。
趁暑化濕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于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療時機,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不過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來治療,還得依個人體質。”專家說,暑天陽氣旺盛,治病就是通過艾灸等方式利用補充陽氣來達到療養效果,通常情況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陽虛癥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等陽虛癥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這個時節治病,若是一些體質熱的慢性病人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治療了。
多飲暖水能消暑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壽之物。俗話說“人是水澆成的”,這話不無道理。水約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傳統消暑的養生方法十分推崇飲用白開水。需要提醒的是,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飲水過多,殊不知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炎熱季節,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責任編輯:朱凱 )
文章關鍵詞:
夏秋之間天氣濕熱,潮濕悶熱的南方更為尤甚,這個時候人體內積聚的濕氣重,常常讓人感到乏力,無精打采相當吃不消。因此初秋夏末,養生之道在于給……詳細>>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心氣容易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抵御酷暑,而導致中暑等問題發生……詳細>>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悶濕,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們都生活在桑拿天的天氣里,中青年人們由于出汗多消耗大,過于悶濕的天氣造成了人們的胃口食欲變差。……詳細>>
大暑時節氣候炎熱,萬物生長旺盛,人體氣血趨向體表,從而形成陽氣在外、陰氣內伏的生理狀態。詳細>>
大暑過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氣溫特別高,很容易中暑。受高溫天氣的影響,很多人都無心吃飯,好不容易逼著自己吃飯,還容易積食。天氣過于炎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