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新鮮的竹筍是不少人餐桌上的一道菜,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處理竹筍,竹筍為什么會苦呢?竹筍如何去苦味呢?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竹筍為什么會苦
我們常用“雨后竹筍”形容事物大量涌現,從這個成語我們知道竹筍成長速度驚人,一般蔬菜枝葉末梢才有生長點,而竹筍每一節都有生長點,成長速度快,同時也容易腐敗。當竹筍一旦冒出地面后,會不斷變硬、纖維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增加的草酸、黑尿酸。目前根據研究已知,竹筍挖出一天后草酸會增加兩到三倍,這些遽增的草酸就是讓竹筍變苦、粗的最大元兇!
竹筍如何去苦味
1、將肉質深色的部分用刀子切除,把苦筍再切成薄一點的塊狀,重新煮一次,可消除一些苦味。
2、準備一鍋滾水,放入洗米水,以及帶殼苦筍,并以小火燜煮約10分鐘。之后關火,燜泡至涼,作用可以把苦味變得清淡。其原因是洗米水可以引出筍的甜味,讓苦味減少。
3、將苦筍清洗干凈后,放到鍋中蒸40~50分鐘,能蒸出苦筍的鮮甜。
吃竹筍注意事項
1、與肉一起炒
竹筍是偏寒的食物,如果是單獨吃竹筍,對身體肯定是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的,因此可以通過與肉一起炒,來中和竹筍的寒性,這樣就會降低吃竹筍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
2、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要少吃或不吃
竹筍內含有大量的粗纖維,能夠加快胃腸道蠕動的速度,對一些患有胃病,胃腸道出血等患者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一些胃腸不好、消化系統不好的人群盡量的少吃竹筍。
3、不要和生冷食物混著吃
竹筍不要空腹吃,吃之前可以先喝口湯、羹,或者吃幾口飯,以減少竹筍對胃腸黏膜的刺激;吃完竹筍后盡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鮮。
竹筍本來就難以消化,生冷食物也不易消化,兩個加在一起,腸道受到雙重刺激,加速了胃腸功能紊亂,容易誘發胃腸不適。
(責任編輯:鄭夢雪 )
我們都知道,苦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消暑、清熱、利尿、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更是為大家所熟知。“良藥苦口”來體現苦瓜的作用,是最為貼……詳細>>
兒童吃苦味菜的好處是有很多的,但是很多孩子不愛吃苦味的食物,家長就會縱容孩子。其實,小編認為適當吃一些苦味菜對孩子的健康是有幫助的。下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