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荸薺,又名烏芋、馬蹄、地粟,為莎草科植物荸薺的球莖,產于我國南方,秋季、冬初采收,洗凈鮮用或風干備用。
荸薺粥:荸薺、大米各100克,白糖適量。將荸薺擇凈,去皮,切塊備用。先取大米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荸薺、白糖,煮至粥熟即成,或將荸薺洗凈,榨汁,待粥熟時,同白糖調入粥中,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連續3~5天。可清熱養陰,生津止渴,適用于熱病傷陰,津傷口渴,陰虛肺熱,咳嗽痰少黏稠等。:
五汁飲:荸薺汁、梨汁、藕汁、蘆根汁、麥冬汁各適量。將五汁混勻,煮沸飲服,每日1~2劑。可養陰生津,適用于熱病后津傷口渴,糖尿病消渴。
荸薺蘿卜湯:荸薺、蘿卜各等量。將二者洗凈,切細,水煎服,每日1~2劑。可消積化滯,適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滿。
荸薺鴨梨飲:荸薺、鴨梨各等量。將二者洗凈,去皮,榨汁飲服,每日1~2劑。可生津潤肺,輔治肺燥胸痛,干咳少痰。
荸薺旱蓮草湯:荸薺、旱蓮草各等量。將二者擇凈,水煎服,每日1~2劑。可養陰止血,適用于崩漏下血,月經過多等。
止嗽七汁膏:蜜炙枇杷葉煎液200ml,藕汁100ml,梨汁100ml,白果汁100ml,荸薺汁100ml,蘿卜汁100ml,人乳100ml,秋露水100ml,竹瀝100ml,姜汁50ml,柿霜60克,白糖60克,豬板油60克,白蜜60克。將諸藥汁同入鍋中,文火煎至一半時,加入姜汁、柿霜、白糖、豬板油、白蜜等,文火熬膏即成。每次15ml,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清肺瀉熱,止咳化痰。適用于新久咳嗽,不分晝夜。
荸薺紅棗飲:荸薺,紅棗各200克。將二者加清水煮熟后,隨意服食,并飲湯,每日1劑。可清胃瀉火,化淤止血,適用于胃脘灼痛,大便色黑,口苦口臭,小便黃短等。
荸薺赭石湯:荸薺花15克,代赭石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可清熱止呃,適用于呃逆。
荸薺花茶:荸薺花10克,開水泡飲,每日1劑。可利濕通淋,適用于小便短黃,灼熱疼痛。
荸薺竹葉茶:荸薺花、慈竹葉、白茅花各5克,開水泡飲,每日1劑。可涼血通淋,適用于血淋。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荸薺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