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油條、麻花、馓子、薄脆等油炸面食酥脆松香,甜咸適度,色澤金黃,很誘惑人。可是自己做時,干干巴巴,又硬又澀……其實,原因就是沒有掌握好原料及輔料的配比,或炸制不合理所造成的。
理論上的解釋就是:這類食品是利用礬堿中和所起的化學反應,促使面團膨松。明礬即硫酸鋁鉀,經水解呈酸性;堿即碳酸鈉,屬堿性物質。這兩種物質與水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氫氧化鋁。油炸時,在高溫作用下,礬堿中和反應更快,油的高溫會蒸發掉面團中的水分。另外,在調制面團時摻入鹽,由于鹽的滲透作用,把面團中蛋白質的一部分水滲出來,從而使面團變得更有韌性和延伸性。在上述物質和條件作用下,這類食品就達到酥香、松脆。
氫氧化鋁等絮狀物俗稱“礬花”。在調制面團時,“礬花”生成越多,油條類的質量就越好。怎樣才能使“礬花”生成多呢?關鍵是掌握好礬堿的使用量。氫氧化鋁是兩性物質,在化學反應中,如果所施減量超過和明礬反應需要的堿量時,生成的則是鋁堿,制品就會造成減大礬小,不膨松酥脆;如果所施堿量不夠和明礬反應的堿量時,則會使礬花減少,影響制品質量。所以掌握礬堿用量的平衡,是這類制品的關鍵。根據經驗,礬堿平衡用量的比例在2:1之間比較適宜。
礬、堿分量要按不同季節投放,用水也要因不同季節使用溫水或冷水。現例舉油條的四季投料比例供參考。春秋季節面粉5千克,明礬120克,堿60克,食鹽160克。夏季面粉5千克,明礬170克,堿85克,食鹽180克,用冷水調制面團。冬季面粉5千克,明礬110克,堿55克,食鹽150克,用溫水調制面團。此外,還要注意所用的面粉筋力不宜太高,一般選用中等面筋力的標準粉為宜,或在普通粉中適量滲入些精粉也可。
炸過食品的油往往變得發黑、濃調、起沫,甚至會有一種酸味。這是由于在炸制食品中,油脂的熱氧化作用形成的。這樣油脂除有過氧化物及其分解的醛、酮類外,還會生成難溶的固體聚合物和某些鹽類與水形成的凝膠物,長期食用還易致癌。
怎樣防止這種現象發生呢?
選用油。 最好選用干性油,如:花生油、棕桐油等。這類油含大量的油酸,碘質低,比較穩定,油溫即使超過200°C時,也不至氧化冒煙。而半干性油,如菜籽油、棉籽油、豆油等,容易在受熱后產生熱氧化現象,特別是豆油,還容易出現豆腥味。
控制油溫。 炸食品時不宜用急火,油溫最好不要超過200°C,可多炸一些時間。
操作要快。不要燒空鍋,這樣食品中的水分不斷蒸發,不但可以去掉油脂內一部分揮發物,還能在油的表面形成一層水蒸氣,起到隔離氧化的作用。
蓋鍋。 在把食品放進油鍋后,宜用鍋蓋略蓋一下,這樣油的熱量少損失,也能減少油與空氣的接觸面,減少熱氧化。有條件的可在油中加入極微量的甲基硅油,可有效地延緩油脂熱氧化作用。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煎炸食品是人們經常食用而又喜愛的食品,許多家庭都會自制各類油炸、煎炸的食品。油炸食品為什么會致癌呢?如何吃油炸食品才健康?詳細>>
現在人的口味越來越重,特別是北方,油炸食品顯得很有市場,雖然大家都知道油炸食品含有一定的致癌物,但是口味確實特別的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