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山藥可以祛濕嗎?眾所周知山藥可以補脾養胃,可以間接的讓體內濕氣排出。因此,濕熱體質的人不妨多吃些山藥祛除身體的濕氣。不過山藥怎么吃才祛濕?山藥適合與哪些食物搭配祛濕?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山藥有補脾祛濕的功效
山藥,人類自古食用,是人類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山藥塊莖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且帶粘性,生食熱食都是美味。山藥肉質細嫩,含有極豐富的營養保健物質。山藥塊莖中平均含粗蛋白質14.48%,粗纖維3.48%,淀粉43.7%,糖1.14%,鉀2.62%,磷0.2%,鈣0.2%,鎂0.14%,灰分5.51%,鐵53.57ppm,鋅29.22ppm,銅10.58ppm,錳5.38ppm。人類所需的18種氨基酸中,山藥中含有16種。
《神農本草經》謂之“主健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本草綱目》認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癱涎、潤毛皮”。山藥雖然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
山藥可以煮著吃,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點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屬于藥食兩用的,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還可以補氣,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
推薦4款山藥祛濕食譜
那么,山藥怎么吃祛濕效果才好?別急,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款山藥祛濕食譜,大家可以試著做一做。
山藥糊
原料:鐵棍山藥、大米。
做法:
1、將生的鐵棍山藥(用量約30公分長)去皮切成碎丁。
2、另取30克大米,加入三碗水,用豆漿機打成糊。
功效:除濕去燥。
芡實茯苓山藥粥
原料:
芡實15克,白茯苓15克,山藥15克,粳米100克。
做法:上述用料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益氣、祛濕止瀉的功效。適用于有泄瀉、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等癥狀的人群食用。
山藥薏米芡實湯
材料:山藥1根(約300克)、薏米50克、芡實40克。
做法:
1、薏米和芡實洗凈后,用清水浸泡2小時。
2、將浸泡好的薏米,芡實放入鍋中,倒入1500ml清水,大火煮開后,調成小火煮30分鐘。
3、帶上橡膠手套,將山藥去皮(否則山藥的黏液會讓手部發癢),切成3毫米厚的片,放入鍋中,再繼續煮20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祛濕、補充氣血。
山藥小米粥
材料:小米、山藥。
做法:
1、小米洗凈,山藥去皮切段。
2、鍋中加清水,燒開,倒入小米和山藥,煮二十分鐘即可。
功效:補腎補血和健脾胃。
提醒:山藥雖好,但是吃的時候要注意,男性患有前列腺癌、女性患有乳腺癌的病人不宜吃,因為山藥中含有的薯蕷皂苷成分在人體內可以合成荷爾蒙,如睪丸激素和雌性激素。
(責任編輯:詹遠 )
山藥應該如何去皮呢?山藥的營養價值高,并且獨特的口感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今天,想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山藥的家常吃法。如果你也喜歡吃山藥,不如……詳細>>
山藥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白山藥,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藥。我們都應該知道,山藥是一種味平健脾開胃的食材,同時也是藥食同……詳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春季是最潮濕的季節,因此在這個季節最需要祛濕,其實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春季確實需要注重祛濕,但是長夏也是個濕氣重的季節……詳細>>
坐鍋加植物油燒熱,下蔥姜絲爆香,倒入蠔油山藥和木耳,烹入料酒,撒上精鹽翻炒均勻,勾薄芡,放味精,淋明油出鍋裝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