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頭按摩穴位防頸椎病
隨著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特別是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頸椎病的發病已提前到了30歲左右的青年期。現代醫學一般采用藥物鎮痛和手術治療,但療效不明顯,且手術風險大,病人往往難以接受。多年來我們在臨床和教學中推廣中醫梳頭療法對百名頸椎病患者實施治療和保健,實踐證明,治療后,患者癥狀減輕、疼痛消失,3~5次治療后,85%以上的患者可基本治愈,如堅持每天梳刮頭頸部相關穴位則可不再復發。
中醫經絡學說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由于上述諸多原因造成頸部瘀痧堆積,經絡受阻,氣血不暢,局部出現退行性病變。梳頭療法就是運用多功能牛角梳具在頭頸部相應的全息穴區和經絡穴位上不停地刺激運動,感傳生物信息,使頭頸部毛孔開泄,“垃圾”外排,經絡暢達,氣血宣通,陰陽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治愈的目的。
治療方法:取保健牛角梳和刮痧油(治療頸部時涂用),坐或站立,全身放松。
持梳呈45°,梳齒深觸頂枕帶上1/3(百會至腦戶穴連線上1/3,左右各旁開0.5寸的條帶);頂后斜帶(絡卻穴至百會穴連線兩側各旁開0.25寸的條帶),自上而上,各梳刮1分鐘,每分鐘頻率80次,以發熱為宜。
持梳呈90°,梳齒深觸風府(項后正中發際上1寸)至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梳齒深觸雙側天柱(啞門穴旁開1.3寸)至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梳齒深觸雙側風池(后頭部枕骨下頸部肌肉隆起外緣凹陷處)至肩井(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自上而下各梳刮40次,以出痧為宜。
用保健牛角梳耳棒按揉神門穴(三角窩內,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稍上方)、腎(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下方)、頸椎(胸椎下1/3)、頸(頸椎前側耳甲緣)各60次,以發熱為宜。
梳頭頸時一般用厲梳法,即加強按壓力,對年老體弱和兒童宜用平梳法,即按壓力適中,頸部出痧5天左右消退后再繼續治療,其間每日可做頭頸部旋轉和上下肩部運動,平時注意工作姿勢,勞逸結合,多保暖。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